90后父母給孩子取名字能有多特別?
前段時間,山東煙台一對90后父母給兒子取名「張總」引發熱議。
據媒體報道,寶寶的媽媽姓閆,爸爸姓張,之所以會給孩子起這個名字,是因為「總」字由眼睛、口和心組成,寓意聰慧,并且已經給二胎也取好了名字,就叫「閆總」。
可想而知,不少網友對此提出質疑,將來孩子長大上班怎麼辦?難道領導和同事都喊張總嗎?
寶媽閆女士對此給出的回應也是相當「霸氣」:給兒子起這個名字,就是為了不讓他打工,自己和愛人不求孩子大富大貴,只要兒子不被人管,過得自由自在就好,就算將來平凡,自己做為母親也不會讓孩子餓著。
當然,閆女士和愛人也會擔心兒子因為名字受到嘲笑和議論,不過還是希望兒子能轉壓力為動力,在將來的人生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要說因為給寶寶取名沖上熱搜,早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現在的90后父母給娃取名可謂異常大膽,但凡你能想到的詞語,他們都敢給娃當名字。
2017年,有位陜西的父親酷愛玩王者榮耀,恰好自己又姓王,兒子出生以后干脆就取名叫「王者榮耀」,可以說是相當「草率」了。
無獨有偶,同年的9月3號,重慶電子工程學院的2017屆新生中,有名女生因為叫「黃蒲軍校」,不到3天就成了校園里的風云人物。
父親黃小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初女兒還沒出生,「黃蒲軍校」這個名字就已經想好了,因為他自己一直有個當兵夢,但當初沒能如愿,留下了遺憾,所以希望女兒能成為一名軍人。
然而,女兒「黃蒲軍校」不僅沒能圓了父親的當兵夢,反而因為這個名字備受困擾,熟悉的朋友喊她黃蒲,有的朋友喊她軍校,甚至有人喊她「黃軍」,從小到大沒少因為名字特殊而被老師點名。
不得不說的是,盡管有些名字看起來很有趣,也似乎很有創意,但對于孩子來說,名字作為伴隨一生的符號,如果過于特殊和隨便,很容易因此產生困擾。
比如有的孩子因為名字特殊,成長過程中總是被同學起外號,小時候倒還好,等稍微大一些以后,難免會因此而對父母心生埋怨,為什麼自己的名字如此特殊?當初爸爸媽媽怎麼給自己起了這樣的名字?
而且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叫「期待效應」,意思是一個人往往會因為他人的期待而產生微妙深刻的變化,即「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
如果父母給孩子起的名字,其中帶有殷切的期望和祝福,那麼無形中就會給孩子形成心理暗示,使孩子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反之,如果父母給孩子起的名字太過奇奇怪怪,那麼無形中也會對孩子成長起到負面作用,產生消極影響。
1.避免生僻字
根據統計,使用國家標準GB2312-80《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所收錄的6763個漢字之外的生僻字起名的,全國高達六千多萬人。
而名字中帶有這些生僻字,孩子在錄入戶口,將來乘坐飛機、高鐵等交通工具時,都可能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給孩子造成困擾。
2.不要使用太「俗」的字
就像上世紀的「建軍」、「國慶」一樣,現在很多年輕家長在給孩子起名時,傾向于「古香古色」,于是「梓」字成了很多父母的首選。
然而,也正是因此,「梓軒」、「梓涵」、「梓墨」等名字變得大眾化,顯得略微有些「俗氣」。
我們在給孩子取名字時,除了要盡量帶有某些好的含義之外,也不宜過于大眾化,試想將來孩子班上一共30名同學,有十來個「梓字輩」,原本充滿「古風」韻味的名字也難免有些變了味道。
3.不要產生歧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給孩子取名,千萬不要產生某些歧義。
尤其有些家長要注意,切忌因為感到有趣,覺得有創意,故意給孩子取帶有某些歧義的名字,類似于上面的「王者榮耀」、「黃蒲軍校」等等。
大家在給孩子取名時,最好正反多讀幾遍,盡量保證朗朗上口的同時,不讓人產生某些不好的聯想。
結語:
給孩子取名看似事小,背后帶來的影響卻不容忽視。
希望大家給孩子取名時能仔細斟酌,千萬不要因為自己一時的隨便,落得孩子一輩子的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