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爬先會走的缺陷,孩子6歲以后就會顯現出來,不要高興得太早
2022/12/15

家有一寶(橙子),當年基本沒爬過就學會了走路,害得我跟橙子爸高興了好久,因為過來人都說不會爬就會走的孩子是天才,后來才明白是自己高興得太早了。

一天在公園溜娃,正巧碰上了一位老同學,現在是某三甲醫院的兒科專家。可能是看到橙子走路有點磕磕絆絆的,老同學一針見血地問到孩子走路前會不會爬?我回答爬過,但沒幾天就會走了。

老同學十分誠懇地勸說:「一定要讓娃多練練爬,爬行是一種鍛煉自身協調能力的機制;會走之前爬得越多,以后自身平衡協調能力就越強。現在的家長們都巴不得孩子不會爬就學會走,這是不對的,甚至還拔苗助長強行用嬰兒車推著寶寶往前走,更是錯上加錯。」

不會爬就學會走?孩子兩大能力容易受到影響‍

一、孩子運動能力差

聽專家一番言論我才回過味來,為什麼橙子摔倒了也不爬起來,只是在那干杵著。而和橙子同齡的侄子,兩個人都是16個月學會走路的,不同的是侄子爬了小半年才開始走路,學會走路后就走得很穩很少出現磕磕絆絆的情況,而且摔倒后很快就能爬起來,身體平衡能力也好過橙子許多。

不會爬就會走的缺陷還表現為:走路順拐,遲遲學不會騎腳踏車,運動協調能力差,不擅長球類運動,體育課成績差,肢體不協調等等。

二、注意力難以集中

不會爬就會走,在6歲以后還會顯現出來一個較大缺陷,也就是注意力難以集中。6歲以后寫作業慢的,上課容易開小差的,平時拖延癥嚴重的孩子,很可能是因為8個月爬得少。

嬰兒在爬行時會觸發兩種反射,即「非對稱性頸部張力反射」以及「對稱性頸部張力反射」,他們抓握物品和探索世界時都需要通過這兩種反射來完成。

而沒經過爬、沒爬幾天就學會走會導致這兩個反射沒有使用足夠,造成「反射殘存」的現象,這樣的孩子將來容易十分躁動,表現為躁動不安,無法安坐,專注力不夠。

相對的,那些充分利用這兩個神經反射充足「放電」的寶寶,在之后的幾年更不容易躁動,能保持正常的神經反射水平。

爬行,是孩子運動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手膝四點爬行,對寶寶的身體和大腦發育都有巨大好處。不僅可以讓肌肉更健壯,肢體更協調,肩膀更穩定(以后寫字更加漂亮),還能促進左右腦的開發,讓寶寶更聰明。

更有研究指出:爬行較多的寶寶在日后的問題解決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上的表現有可能都要優于其他孩子。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