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育子女時,經常能聽到專家們反復強調「控制情緒」幾個大字,認為有個情緒穩定的父母,這個家的根底不會差,孩子將來的品行多半靠得住。
為何父母的情緒,對一個孩子的成長這麼重要呢?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胡適先生曾經在自傳中回憶起母親馮順弟時,就提到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先生認為,自己如今的成就,與母親的好脾氣脫離不了干系。
實際上,這一點完全也能從教育學的角度去分析——
現代科學發現,嬰幼兒時期的小孩尚且處于「未開化」的狀態,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是懵懂無知的,三觀秉性、行為習慣等都不固定。
他們最初都是通過父母來看世界的,然后模仿并且學習父母待人接物的樣子。
所以我們經常說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他們的言行舉止都能透露出一個家庭的風氣和教養。
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最容易受到感染的就是父母的情緒。一個情緒穩定的父母,能讓小孩感覺到如沐春風,他們在一個松弛的氛圍中成長起來,自然能夠自信陽光,做事有條不紊。
反之,若在一個情緒失控的家庭氛圍中成長,父母動不動便喜歡冷嘲熱諷,對著孩子們發泄不良情緒,那麼小孩往往也容易跟著失控,他們的性格和心理發育通常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
所以,有一個情緒穩定的父母,是孩子們一生之幸。
1、情緒穩定的父母,會讓孩子的思維更敏捷
網絡上曾經流傳著一個叫「靜止臉」的實驗,它很生動地展示了父母情緒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研究發現,當母親情緒不穩,對孩子的主動示好不回應,甚至表現出憤怒的表情時,小孩體內壓力激素會隨之增加,使其變得心跳加快、情緒緊繃。
持續下去,孩子大腦關鍵部位的細胞可能會死亡,進而導致他們的思維變得遲緩,反應能力變慢。
試想一下,即使我們已經長大,只要一聽到父母憤怒地對著自己喊叫,是不是依舊會十分緊張,四肢開始變僵硬。
尤其是從小就處于這種「失控」環境中的小孩,對父母發泄情緒的反應就會越強烈。
一次次的反復刺激之下,小孩往往難以變得松弛下來。
他們會畏懼犯錯,變得膽小怕事,畏手畏腳。研究發現,長期在不快樂或者壓抑的環境中長大的小孩,會導致孩子的天賦難以被開發,小孩可能變得越來越笨,因為糟糕的情緒,限制了他們思維的發育。
反之,從小就在一個輕松穩定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父母能讓孩子的神經松弛下來,心理狀態安定又愉悅,其實更有利于孩子的發展,他們將來更容易成功。
英國著名教育家赫伯特·斯賓塞在《斯賓塞的快樂教育》一書中也提到過:
「孩子在快樂的時候,學習任何東西都很快,如果他情緒低落、精神緊張,學習的信心和效率就會明顯減弱,即使請來一個偉大的教育家教育他們,也是徒勞無功。」
2、情緒穩定的父母,孩子面對挫折時心態更積極
中國教育科學院曾經就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哪些家庭因素對孩子成績影響最大?
結果發現:父母情緒越正向,子女成績優秀比例越高。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在養育小孩時,只要他們犯一點錯誤,父母就忍不住生氣,對著孩子們大吼大叫,這樣其實容易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以致于他們下次不敢再嘗試。
對失敗的畏懼,常常也容易消磨掉孩子們的斗志,將來容易錯失很多機會。
之前看見天才少女谷愛凌的紀錄片,發現她的成功可能離不開家庭的教育。
媽媽和姥姥都是高級知識分子,給了孩子優良的先天基因,在后天的家庭教育中,更是傾盡了全力。
女兒滑雪的時候,母親總是不急不躁地陪伴在身邊,有一次雪場練習新動作時,因為一個小失誤不慎摔倒,頭部被撞到。
孩子哭著對媽媽們自己出現了短暫性的失憶,突然想不起來自己為什麼來這,一旁的母親依舊能保持著沉著冷靜,情緒穩定地跟女兒對話。
日常的采訪中,你也能從別人的口中得知這位母親的優秀,她似乎很少抱怨什麼事情,總是微笑地看著女兒,鼓勵她去做自己想做的。
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她都像一根定海神針一樣,安撫好女兒。母親積極樂觀的心態,也影響著女兒谷愛凌,讓她不懼失敗,勇往直前。
由此可見,如果父母情緒穩定,養出來的小孩在面對失敗時,心態更加樂觀,他們知道失敗沒什麼可怕的,不過是暫時的,于是越挫越勇,這種心境注定了他們比別人更容易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