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一句俗話,叫「無商不奸」,還有一句比較好聽的,叫「買的不如賣的精」。大凡是比較厲害的生意人,都有一些獨到的生意經,這些生意經中,很多就能驗證 「買的不如賣的精」這句話。那麼,做生意,真正厲害的人,到底有多會賺錢呢?看完下面這兩個故事,恍然大悟!
故事一
很多年以前,在美國紐約的一條街道上,并排出現了兩家主打廉價產品的商店,一家叫作「紐約廉價商店」,另一家叫作「美國廉價商店」。正應了「同行是冤家」這句老話,這兩家商店出售的商品極其相似,售價也一樣的便宜,于是免不了進行生意上的競爭。
這兩家商店,常常把完全一樣的商品擺在商店門口,相互壓價,以此來吸引顧客。顧客們見狀都很高興,他們可以通過比較,來選取更便宜的商品。
兩家商店的老闆關系也十分的緊張,他們經常站在商店門口,互相大聲責罵,有時甚至會發展到拳打腳踢。很少有顧客前去勸解,他們幸災樂禍地認為,只要這兩家的競爭持續下去,他們就會買到更多價廉物美的商品。
突然有一天,這兩家商店同時關門了,兩個老闆神奇地同時失蹤了。新房主走進店里,吃驚地發現,這兩家商店竟用一條密道連在一起,兩個店老闆的臥室竟也有一扇門相通。
原來這兩個店老闆竟是一對親兄弟。他們相互配合,協同作戰,故意上演了一幕幕「鷸蚌相爭」的好戲,吸引了顧客們的關注,使自己悄悄發了大財。在每一次降價競爭中,最后的勝利者趁機把自己兄弟沒有賣出的商品全都處理掉了。顧客們還滿心歡喜,以為自己占了大便宜,事實上卻中了這對兄弟的詭計。
生意經:這對兄弟在經營中配合得多巧妙啊,不正是一對誘人上當的「托兒」嗎?可憐顧客們上了大當,還渾然不覺呢。這其中的生意經,值得每一個生意人用心揣摩。
故事二
在德國有一家服裝店,店主是德魯比克兄弟,哥哥每天都站在店門口招攬顧客,弟弟則在店內熱情地向顧客介紹商品。
有個顧客看中了一件衣服,問弟弟價錢是多少,弟弟就向遠處的哥哥詢問,哥哥回答說是42元。弟弟的耳朵有點不大好使,竟對顧客說成12元。不巧的是,哥哥的耳朵也有點聾,沒有及時給予糾正。顧客聽了,心里十分高興,終于撿了個便宜,當下就付了12元錢,拿起衣服趕快離去。
這對「聾」兄弟就這樣賣出了一件又一件衣服。顧客們歡天喜地,以為自己得到了實惠,光顧了一次又一次,小店的生意一直很紅火。顧客們沒有想到的是,這對兄弟一點都不聾,他們是在有意裝傻,相互配合,以優惠的價格和高品質的商品,讓顧客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刺激他們的購買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