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規矩不成方圓,這是我們從小就懂得道理。孩子小的時候要有父母管著,上學后有老師管著,畢業后有外面的條條框框約束著,我們的世界正是有這些規矩才能夠運轉自如,而那些不遵守規矩的人,往往不受歡迎,更難以獲得成功。
父母們可能都聽過這麼一句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概括了孩子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在孩子3歲左右的時候,是孩子生理發展、心理發育最快速的時期,這個時期父母的要求、行為和一些生活標準會被孩子內化為自己的處事規則。
而在孩子7歲左右,孩子的性格開始基本形成,此時父母再想通過立規矩的方式教育孩子會變得非常困難,所以父母一定要在孩子7歲前幫孩子建立良好的品格,下面就是父母應當在孩子7歲前立下的9個規矩,早立早收益。
1、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父母要告訴孩子,這個世界沒有免費的午餐,自己想要得到什麼東西,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所以不要覺得你想要什麼就會得到什麼,即使在父母這里得到東西,也需要說一聲「謝謝」。
2、道歉不丟人
人都會犯錯,當自己做錯事情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一定不是推卸責任,而是要意識到自己錯了,然后跟對方道歉,去道個歉不會丟人,你也不會有什麼損失,反而容易讓對方寬容你。
3、不要打斷別人說話
父母要告訴孩子,打斷別人說話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不要總著急表達自己的想法,要學會聽別人說,這是一個禮貌的人應該做的事。
4、學會排隊
父母帶你出去玩,尤其是人多的地方,如果有別的小朋友正玩你想要玩的玩具,一定要學會等待,因為人家是先來的,懂得先來后到才是一個有家教、有素質的好孩子!
5、用完的東西請放回原處
孩子,將來需要你自己保管的東西會特別多,特別是上小學后,所以你一定要養成把用完的東西歸回原位的習慣,這樣你才知道它在哪里,下次需要的時候可以很快找到。如果你亂扔東西,你可能就找不到了,甚至會永久地失去它。
6、別人的東西不要隨便拿
不問即取則為偷,孩子,如果你想要別的小朋友的東西,請一定要得到對方的同意,如果對方拒絕或者不知道,請千萬不要拿,因為這個行為就是偷盜,是非常不好的行為。
7、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等你上小學后,會有越來越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做,那時候無論是爸爸媽媽,還是老師,都不會去幫助你,所以你要趁早學會獨立處理自己的事情。
8、打人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但是別人打你時你一定要還手
打人是野蠻的行為,而且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還會讓你付出巨大的代價,所以在你想動手打人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當然,如果其他小朋友欺負你、動手打你,請一定要打回去,否則他下次還會欺負你、還會打你。
9、不要說謊
父母要告訴孩子,撒謊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行為,更重要的是撒謊會讓別的小朋友不再信任你,即使你說的是真話,別的小朋友也不會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