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帶女兒優米去同事家做客,兩個小家伙大半年沒見了,有些生疏。讓優米跟蓓蓓姐姐打招呼,優米猶猶豫豫地搖了搖手,小聲說:「姐姐好」。
同事也在旁邊催促:蓓蓓,跟妹妹打招呼,問阿姨好呀。小姑娘害羞地把頭扭在了一邊。同事尷尬斥責:蓓蓓,你是姐姐,怎麼能這麼沒禮貌呢?妹妹專程來找你玩,你就這麼接待的?
眼看母女倆陷入了僵局,我趕緊拉著同事去了一旁。同事扶額嘆氣道:我都愁死了,這熊孩子見人不打招呼的毛病真是讓人無語。教過很多遍,就是不問人,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當家長得多沒禮貌呢。
蓓蓓比較內向,前兩年見面還會害羞地搖搖手。但這次從媽媽讓她打招呼開始,明顯能感覺到孩子的抗拒。
同事家是書香門第,爺爺奶奶都是大學教授,爸爸也是高中老師,一家人格外看重孩子的禮儀培養。
因此在他家,孩子不愿跟人打招呼這事,還挺敏感的。
女兒也屬于不愿意打招呼那一掛的,所以私下里沒少討論此事,我倆對此事態度完全不一樣。
在我看來孩子不愿打招呼沒啥大不了的,慢慢帶著她練習就好。但同事卻覺得這是對別人不尊重,一定不能放任。當然,同事「不放任」也沒什麼效果,反而讓孩子更抗拒打招呼這件事了。
家長讓孩子打招呼,是希望孩子懂禮貌。我們反復提及、催促讓孩子與外人打招呼。但殊不知,這種不斷加強的刺激或命令,反而會變成孩子「打招呼」的阻礙。
當壓力達到一定閾值時,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他們會把問題從「我為什麼要打招呼」直接升級為「都是‘打招呼’害的我被父母罵」
,從而出現厭惡情緒,將原本只是簡單的一種社交禮儀變成一種情緒對抗,慢慢地孩子就會越來越討厭打招呼這件事。
所以,我們想讓孩子主動打招呼,就不能強迫,而是要尋找問題的關鍵。
想讓孩子主動打招呼,就需要搞清楚為啥孩子會排斥。我們總是簡單粗暴地將其歸結為孩子「內向」「害羞」,但其實兒童心理學研究發現,真相要遠比此復雜。
心理學認為,童年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尤其6歲之前,孩子的安全感幾乎全部來自父母,一旦踏出他們的舒適區,孩子的大腦就會啟動保護機制。
在美國,教育學家查爾莫斯通過100個孩子,驗證了這種保護作用。他隨機選了100個6到8歲的孩子,要求孩子們主動與陌生人打招呼。
有趣的是,記錄人員發現,孩子們在打招呼的過程中,80%的人都會有意無意地后退,與對方保持距離。
查爾莫斯將這一現象稱為「溝通距離敏感」,深入研究后他發現:孩子們與陌生人接觸時,大腦會給一個抗拒信號,從而做出后退一步的保護動作。換句話說,孩子們的大腦更喜歡與陌生人「保持距離」,而非打招呼。
除此以外,3歲之后的孩子記憶力開始快速發展,他們有一套自己的判斷邏輯。在他們原有的認知里,熟悉的人會被劃在安全區,不熟悉的人會讓孩子們感到恐懼,進入恐慌區。
隨著記憶力的發展,安全區的逐步擴大讓孩子們的大腦開始逐步掌控自己的生活。一旦出現安全區外的人或事,孩子的認知就需要重新建立,這會將孩子的不安全感放大,也就是心理學上常說的「
陌生人焦慮(stranger anxiety)」。
3歲左右的孩子不愛跟人打招呼,很有可能只是陷入了陌生人焦慮。千萬別急著批評,可以試著先給孩子介紹一下對方。比如:「這位阿姨,就是我跟說過的齊齊哥哥的媽媽。」這種引薦會給孩子內心一個「錨定」,減緩孩子的恐慌。
鼓勵孩子打招呼前,我們要先明白一個誤區:孩子不打招呼并不意味著他不懂禮貌,很可能只是處于「前運算期(2-7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不懂打招呼是需要考慮的人情關系,他們的思維還未發展全面,他們只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在他們的意識里,外人就是外人,就像我們成年人也不可能在馬路上隨便拉一個陌生人就打招呼一樣。
所以,如果想讓孩子主動打招呼,就要用對的方法,讓孩子意識到這個人可能跟他有關系。
首先,讓孩子打招呼前,要先引薦。
引薦時告訴孩子對方的身份,比如:這位叔叔,是凱凱的爸爸,你可以叫她劉叔叔。
這樣的引薦不僅讓孩子對彼此的身份有了認識,還會將其與自己熟悉的人聯系起來,將對方歸為「安全區」的人物,打起招呼自然會更加熟悉一些。
其次,允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打招呼
優米有段時間很抵觸開口打招呼,最大的反饋頂多回一個微笑,不仔細看都看不出來。因為這事沒少挨說,但每次她都憤怒地表示,自己明明打招呼了,媽媽卻看不見。
后來跟老師咨詢,才被告知孩子的世界比大人更有想象力。我們固化地認為握手、問候才算打招呼,但孩子卻不這樣認為!在他們眼里一次微笑、一個眼神也算招呼。
這時候要做的不是指責孩子不打招呼,而是鼓勵他用更明顯的方式體現出來。比如:媽媽注意到你對小姐姐笑了,但小姐姐好像沒看到,咱們下次搖搖手試試,好不好?
最后,從說「再見」開始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不愿意打招呼的孩子,讓他們說「再見」,孩子們會很愿意。這是由于,孩子們在「恐慌區」時更愿意退回「安全區」,「再見」則意味著退回安全區,很顯然這正是孩子期待的結果。
所以如果孩子不愿意打招呼,就從讓孩子說「再見」開始,也算另一種招呼了。
最后想說,孩子不愿主動打招呼真的沒有那麼嚴重。千萬不要對孩子說「不打招呼就是沒禮貌」,「不打招呼爸爸媽媽就不喜歡你了!」,這種威脅性的語言只會讓孩子更加抵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