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長卻發現,自己的孩子原本在國中的時候還算得上是尖子生,進入高中之后卻只能處于班級的中下水平,這讓他們感到苦惱,究竟是老師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還是學生自己的問題呢?
小葉的孩子在國中的時候,每次考試都在班級的前三名,在年級上每次也能夠進入前20名,一直以來都屬于別人嘴里的「別人家的孩子」。
但是自從她的孩子進入了當地的重點高中學習后,成績卻出現了下滑的情況,在最近一次考試名次甚至只能排在班年級前600名,這讓小葉非常的擔心。
因為按照這個成績孩子將來別說考985了,甚至考一個好一點的重點本科都比較困難。那麼孩子為什麼在進入高中后,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呢?
1、沒將心思用在學習上,只能靠自己的天分來學習
在國中階段有些孩子在課堂上表現并不積極,甚至有時候根本沒有認真聽課,平時老師布置的作業也沒有按照要求完成。
但是每次考試結果出來后,他們的考試成績在班級上卻名列前茅。這樣的學生是非常擁有天分的,他們的思維比其他學生要活躍,接收知識的能力也要比其他學生強很多。
再外加上國中階段的知識難度相對高中而言并不高,所以他們即使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在學習上,成績也并不差。
但由于國中這幾年他們沒有掌握學習方法,也沒有好的習慣,加上在進入高中后,各科的知識難度有所提升,所以很容易會出現成績下降的情況。
2、全靠死記硬背來學習,沒有將知識徹底掌握
有這樣一類學生,他們在國中階段的學習非常刻苦,老師布置的任務也都在認真完成,每次考試過后,成績也相當不錯。
但是他們在進入了高中后,按照同樣的方法來學,成績卻相當不理想。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由于他們的學習方法出了問題,在國中階段的學習并沒有太多的難點,很多題目沒有太大的變化,絕大多數的知識點通過死記硬背就能夠掌握。
而這類學生也正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學習的,這種學習方式在國中階段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但是,一旦在進入了高中后,高中很多題目是需要完全掌握了知識點才能做出來的,因為高中屬于選拔性的考試,僅僅光靠死記硬背來記住知識點,這樣并不能達到高中階段對于優秀人才的要求。
3、無法接受失敗,心理素質比較差
有些孩子從小到大的學習都順風順水,無論是在小學還是在國中,每次考試都屬于班上的前列,他們習慣了成績優異,也無法接受成績在班上屬于中下水平。
也正是在這樣的心態下。他們在進入高中后,如果出現了考試考差了的情況,就會開始產生自我懷疑。
懷疑是否是自己的智力水平不夠,又或者是懷疑自己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來,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會開始變得越來越焦慮,給自己較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導致了學習狀態較差,形成了惡性循環。
首先,注重學習方法
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是不可取的,家長在國中階段應當教孩子一些高效的學習方法,孩子能夠將知識掌握牢固,從而進一步學會融會貫通。
對此,家長讓孩子每天將自己所學的內容向家長復述一遍,或者是讓孩子去教其他人來學習,通過向他人教學的方式,孩子能夠將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
除此之外,家長也可以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選擇一種合適的方法,來讓孩子的學習更加高效。
其次,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很多孩子由于在國中階段學習沒有好的習慣,一直都是在老師的灌輸下學習,在進入高中后這種情況有所改變,不僅學習強度和難度變高了,老師對學生的關注也少了,很多時候都需要學生自己自主學習,這樣一來,很多學生就會出現成績下降的情況。
家長在國中階段就應當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比如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每次考試之后總結錯題本等習慣。
除此之外,家長還應當培養孩子在考試過程中的習慣,比如保持界面整潔、按模塊答題、保持草稿邏輯清晰等,這樣有助于孩子在考試的過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最后,保持良好的心態
現在很多虎爸虎媽對于孩子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他們無法接受孩子成績不理想,甚至有一些家長在孩子考差了之后,還會對孩子進行體罰,或者是對孩子進行言語辱罵。
在這樣的教育下會給孩子非常大的壓力,甚至有可能會讓孩子做出過激的行為。
之前在網絡上就有這樣一個消息引起了網友的熱議,說的是一位高中生無法接受考差了的事實,最后居然選擇了離家出走來逃避。
在孩子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家長應當對孩子持鼓勵態度,讓孩子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而不是將孩子當作是彌補自己遺憾的工具,用天才的標準去要求自己的孩子。
每個人的天分不一樣,性格也不一樣,家長所應當做的,在此基礎上最大程度地發揮孩子的潛力。
孩子在國中階段表現得如何,很大程度決定了高中的發展,家長對此要引起重視,及時發現孩子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