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不如人,和家長這個錯誤舉動有關,這樣引導才能縮小差距
2022/10/07

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著:

每晚陪孩子學到深夜,簡單的作業題教了好幾次孩子還是學不會,結果大人發火,小孩哭鬧,一地雞毛。 給孩子報了n個線上線下的補習班、網課,各種課程五花八門的,孩子忙得就像陀螺轉一樣。 ......

投入如此之大的時間、精力和財力,卻往往收效甚微。孩子的學習興趣每況愈下、學習成績遠不如人。

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倍感痛苦和郁悶。

01 拉開孩子之間的真正差距是「學習力」的有無

今年暑假,和我女兒同班的兩個家長朋友在和我聊天時,曾經感慨到:「給孩子報了好幾個補習班,也買了各種網課,上了四年了,孩子好像越來越不喜歡。不過,我看別人也是這樣做的啊。

我問道:「孩子已經上了四年的補習班了,對提高學習成績有效果嗎?」

兩位媽媽都無奈地說道:「提起這件事,就感覺很難受,我們兩家的孩子都上了四年的補習班,學習成績卻還不如那些從來沒有報過補習班的同學。有時候我們也在懷疑自己,再這樣補下去還有意義嗎?感覺這花錢純粹是找個心理安慰罷了……」

相信有著同樣煩惱的家長不在少數。

在我看來,她們幾年前在為孩子報班之前,并沒有認真去考慮和解決孩子想不想學、有沒有學習內驅力的問題。道理很簡單,如果孩子在學校都不能好好聽課的話,大機率也不會在校外補習班里好好聽課。這樣的補習班報得再多,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提升孩子學業成績的問題。

其實說到底,拉開同齡孩子之間的真正差距并不是報了多少個補習班,而是「學習力」的有無!

我們家長首要解決的是孩子的「學習力」的問題,而「學習力」又和學習興趣是息息相關的。

那麼,學習力是什麼?它是一種學習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具備學習力的孩子,在認知方面有獨到見解,能獨立思考問題,具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最核心的觀點就是要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02 主動式學習和被動式學習有著天壤之別

不可否認,現實中很多孩子看起來也是在埋頭苦學,但如果我們深入觀察和了解就會發現,他們當中有相當比例的孩子都是在各種壓力之下的被動學習,只有極少比例的孩子是出于興趣的原因而主動學習。

被動式學習的孩子之所以會給我們展示出一副看似學習的樣子,常常是因為受到外部的各種壓力,比如父母在旁邊盯著等等,而不是因為內心對學習產生興趣而激發了內驅力的緣故,這就注定了被動式學習的孩子很難長久堅持下去。

我自己也是一個孩子的家長,能近距離地感受到很多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那種焦慮。

令不少家長無法理解的是:自己舉全家之力給孩子報了各種線上線下的補習班,可為什麼孩子還是不想學,也沒有看到孩子在學業上有明顯的提升。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孩子對學習缺乏興趣,沒有學習興趣,又從何談及「學習力」?

當學習成為一種負擔,長期壓在孩子的身上;或者是孩子應付學習,只是為了不被父母親責罵,那麼,孩子將無法對學習保持著一種愉悅的心情。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怎麼可能會有主動學習的意識?長此以往,孩子會越來越厭倦學習。

作為家長,我們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學習」的道理。只有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才能幫他們打通通往「學習王國」的康莊大道。

反過來,如果孩子缺乏良好的學習動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就很難產生強大的驅動力,最后將淪為一個學習機器。

03 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還不夠,還需要用科學方法去引導

興趣是學習的最大的動力,它確實是能促使孩子在學習領域上邁向「登堂入室」的至高境界。

但要真正幫孩子實現「登堂入室」的境界,還需要家長在激發興趣的基礎上再給予孩子科學的方法指導。

第一,幫助孩子徹底改變對學習的消極狀態; 第二,幫助孩子科學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 第三,引導孩子根據學習目標制定可執行的學習計劃。 第四,引導孩子根據學習計劃做好時間上的合理規劃。

03 只有提升孩子的學習力,才能真正給家長和孩子減負

很多家長在抱怨孩子不愛學習,讓孩子越來越疲憊而失去了原本對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孩子會想:自己明明很努力地學習,媽媽明明為自己報了這麼多的補習班,可我還是突破不了自己,我是不是太笨了.

.....

這些不盡如意的問題,在本質上是因為孩子缺乏「學習力」,體驗不到學習的價值感和成就感。

如果我們只是把給孩子減負的思維停留在少做作業、少讀書、多玩耍,顯然是無法應對未來的各種升學挑戰的。

在我看來,真正的減負是幫助孩子培養「學習力」,具備「學習力」的孩子自然就不會把學習視作「苦差事」,而是進入享受學習的狀態,這也就不存在什麼過重學習負擔之類的問題。

學習并不是一味地盲目努力,而是有學習方法和教育規律可循的。家長要用輕松愉悅的方式,來喚起孩子的學習欲望。即使孩子遇到挫折和失敗,家長也要不斷地激勵孩子,讓孩子從學習中體驗到快樂,獲得成就感,這才是學習本該有的樣子。而不能讓學習成為孩子痛苦的回憶,這種學習方式是走不長遠的。

一位朋友及時調整和改變了自己的教育策略,使得自己的孩子不再把學習當成是一種負擔,反而會主動去面對各種學習挑戰,在學習上開始變得越來越自信。

可見,家長一旦有了正確的教育觀,就能起到推動孩子進步的作用,幫助孩子走出學習困境,給到孩子真正的減負。輕裝上陣的孩子,將與那些已經跑在牽頭的優等生們的差距越來越小。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