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要買玩具怎麼拒絕?別說「太貴」,這樣處理更有智慧
2022/11/03

當孩子想買一個價格昂貴的玩具時,很多家長都會脫口而出「太貴了」,拒絕孩子的請求。

可眼看孩子哭著喊著賴著不走,有的家長又拗不過,只能看著日漸消瘦的錢包,不停對孩子強調這是最后一次,結果卻是「有一有二亦有三」。

作為家長,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有類似經歷,大多數家庭并不足以富裕到孩子的「玩具自由」,尤其現在的兒童玩具價格越來越高,動輒幾百上千,想要隨意地「買買買」不是太容易。

那麼孩子要購買這些昂貴的玩具時,我們到底該如何拒絕呢?

孩子想要買玩具,別急著說「太貴」

盡管孩子對錢沒有準確的概念,他們無法準確分辨,一輛玩具車賣2000元價格是高還是低,但他們卻能夠理解「貧富」。

當孩子提出要求,我們用「太貴了,買不起」來拒絕時,很容易會使孩子覺得:媽媽之所以不給我買玩具,是因為家里沒錢,同時潛移默化中給孩子留下印象:貴的東西不能買,我家買不起,需要節約。

有些家長可能會覺得,從小為孩子養成節約習慣不是好事嗎?

問題的關鍵在于,雖然給孩子養成節約習慣是好事,但不能通過這種「哭窮」的方式。

孩子們的心思單純,可能家長只是隨便找了個理由拒絕,但他們卻會信以為真,由于愿望總是得不到滿足,進而引起不自信,乃至于產生自卑心理,覺得自己會低人一等。

尤其某些孩子可能還會產生錯誤認知,覺得父母不愛他了,或者是認為自己不值得父母購買如此「昂貴」的玩具,慢慢對自我價值貶低,形成自我懷疑與否定,造成更深遠的影響。

對孩子「哭窮」,負面影響比想象中更大

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脫口秀演員梁海源講到了自己的童年經歷。

小時候,父母經常給他灌輸家里窮的概念,讓他覺得就連買雪糕都會有負罪感,導致他長大后無論賺多少錢,心里都是窮的,依然會覺得很缺錢。

而當孩子請求買玩具,我們用「太貴了」來拒絕時,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等同于在向孩子「哭窮」,告訴孩子家里條件不理想,和那些家長反復對孩子說「咱家窮,你要聽話懂事」本質是相同的,很容易對孩子帶來兩種負面影響。

第一種是會使孩子自卑,在同齡人面前覺得約束,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

第二種是可能會使孩子產生補償心理,童年時沒有得到滿足的欲望,在長大后加倍的爆發出來,產生不加節制的報復性消費。

比如小時候想買漂亮衣服沒有被滿足,等工作后有一定的能力時,就會用大部分收入來購買衣服,就算自己并沒有實際性需要,也要買回家擺在衣柜里。

怎樣巧妙拒絕孩子購買玩具的請求?

有位在玩具店上班的店員曾分享過一個案例:
一名12歲的男孩想買一把標價1600元的玩具槍,再搭配一個不銹鋼的靶子,總價超過2000元。

由于價格太貴,這把槍實際上是為成年人準備的,可意外的是,第二天小男孩就領著爸爸來到店里,點名要買那把精致的玩具槍。

可想而知,父親斷然拒絕了他,表示超預算了。

不過父親同時和男孩約定,你可以攢錢買,自己也可以提供一些掙錢的機會,男孩非常痛快地答應了下來,還和店員約定一定要把玩具槍給他留一個月。

眨眼間兩個月時間過去,店員已經忘記了和男孩的約定,玩具槍也已經被賣了出去,小男孩卻帶著錢來了。

小男孩激動地告訴店員,這些錢有多麼來之不易,周末和十一假期去父親的朋友家幫著拾棉花,掙了1500,父母又支援了500,兩個多月才總算湊夠這些錢。

店員聽完后,當天就給男孩訂了貨,第二天小男孩歡天喜地抱著玩具槍回家了。

其實我們在拒絕孩子購買玩具的請求時,也可以借鑒類似的方法,除了告訴孩子玩具比較貴,雖然能買得起,但是已經超預算了之外,還可以與孩子「約法三章」,讓孩子通過努力完成一定的目標,來攢錢實現愿望。

既不盲目拒絕孩子,也不隨意縱容,如果孩子半途而廢,沒能把玩具買下來,那麼通過這種延遲滿足的方式,可以大大減少孩子的購買欲望,而如果孩子真的能夠達成目標,那麼我們選擇「破費」也未嘗不可,畢竟達成了教育目的。

結語:

教育孩子不是容易事,簡簡單單的一個回答,卻可能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

當孩子請求購買玩具時,希望大家別忙著說「太貴了」拒絕,采用恰當的教育方式,才能最大程度幫孩子健康成長。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