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話題:內向的孩子如何進行社交?
這是一個很關鍵的話題,尤其是對于有著內向孩子的家庭來說。我的鄰居李太太就是一個,很關注怎麼幫助內向孩子進行社交的母親。
李太太的女兒李木子今年12歲,性格內向在小區出了名。本來作為一個性格內向的孩子,通常是不會受到如此關注的,但她有一個總是要改變她性格的媽媽,所以在我們小區頗為出名。
李太太認為:「這種性格是會被欺負的呀,以后到了社會找工作都不好找」。為了改變木子的性格,李太太做了各種努力,報主持人班,讓木子參加《未來領袖》夏令營,但凡遇到人,一定要拉出來打招呼……
慢慢的我發現,木子開始變了,變成媽媽想要的樣子,但卻總是帶著怯懦與不自信,曾經那種安靜篤定的氣場沒有了。
提到「內向」,大家總是有很多不友好的看法。「內向的人,上不了台面,太容易害羞,不愛說話,容易受欺負……」。于是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內向的人,大人明確告訴孩子:你不能內向。
為幫助孩子「撕掉」內向這個標簽,不停地要求孩子改變。可是,他們不會知道,內向的標簽從一開始就是大人貼在孩子身上的。
紀錄片《零零后》中有一個小女孩叫一一,她的性格很內向,特立獨行,經常一個人玩。為了改變一一內向的性格,老師們用了各種辦法來勸她「交朋友」。因為在老師看來,一個人玩是不好的,而她們不停地要求一一改變,也是在給她暗示:這樣是不對的。
大人就是這樣,他們用成熟理性的思維,過往的經驗,給孩子設立一個內向性格的壞處,并且告訴他們要多交朋友,勇于交談,這樣才是正確的。
其實,這些都是成年人一廂情愿的做法。
內向的孩子在他人看來是不夠出色,需要改變的,但其實這些孩子身上有很多優秀的特質,比成績還要重要!
優點一:內向的孩子更加堅定
紀錄片《零零后》中,3歲的一一面對老師們極力讓她改變性格的做法,給出了自己的理由:「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難以想象這是一個3歲小孩子說出的話,一直到10年以后,她依然說:「我很享受這個獨處的時間」。
當初在老師看來內向,不入群的小女孩,如今在很健康的成長,并且更加堅定!內向的孩子往往比他人更多一份個性,就是可以保護屬于自己的「獨立空間」。而這一份堅定在浮華的社會中,屬于難得的質量。
優點二:內向的孩子更受領導賞識
內向的孩子生性敏感,所以,在大眾眼里是不好的性格。事實上,這種敏感是這類人群特有的優點。他們能夠更細致入微的看到他人發現不了的問題,這樣的人未來更容易受到領導賞識。
著名心理學家、榮格心理學的代表人物榮格就認為,在將來物質水平高度發達的社會生活當中,性格內向的人將會更加符合當時的社會主流價值觀點,從而獲得更多的便利。
優點三:內向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研究發現,世界上70%的成功人士都是性格內向的人。
比如7歲才開口說話的愛因斯坦、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巴菲特等。這些人都是性格內向卻能取得成功的人。
大部分人看到性格內向的人,想到的是他們不會社交,但其實他們的優點是更加專注。因為可以很專注的去做一件事情,所以他們更容易成功。
優點四:內向的孩子更受朋友喜歡
內向的孩子沒朋友?
這是大眾的認知,但確是很大的誤解。美國社會心理學做過一項調查顯示,超過54%的人,喜歡跟性格內向的人交朋友。
有一位網友說:性格內向的人更加內秀,更有內涵。
這大概就是大部分人愿意選擇性格內向人做朋友的原因吧。
我看到一位網友的留言:「我就是個內向的人。我媽也很內向,但是她的生活經驗告訴她,外向的人在社會上比較占便宜,所以,我從小她就想讓我外向。
雖然我一直成績很好,念書的過程非常順利,「不夠開朗」這件事總是搞得我很挫敗。我也是近幾年才和自己和解。我也沒妨礙到別人,為什麼要扭曲自己的性格,讓自己那麼累?」
這是很典型的關于內向的例子,孩子內向,媽媽用她的生活經驗告訴她要學著外向。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再往上推,一定還有人告訴這位媽媽內向的壞處。
幸運的是這位網友自己與自己進行了和解,大概他的孩子可以不用受「內向不好」的干擾了。
我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如何毀掉一個內向的孩子?逼他開朗外向就夠了」。李太太對木子的教育方式,以及上面這位網友提到的媽媽對她的教育,都是在逼著外向。
作為父母,以及其他關注孩子成長的大人來說,想改變孩子內向的性格,無非是害怕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吃虧。但是不管是外向還是內向,并沒有天生的「優劣」之分。家長要做的不是逼著孩子外向,而是要幫助內向的孩子進行社交。
1、教會孩子保護自己
有人說,內向的孩子容易遭受校園霸凌。于是為了幫助孩子擺脫未來可能遇到的霸凌,就逼著他們學著外向。
其實,校園霸凌不應該歸結于性格問題,而是讓孩子明白「被欺負」這件事情該如何處理。無論是告訴老師,還是打回去,或者遠離這些人,都是要在孩子年幼時,家長需要告訴孩子的方法。
2、教會孩子選擇
性格這東西是天生的,強行改變會讓孩子損耗太多能量。應該教會孩子選擇,讓他尊重自己的內心,對于不喜歡、強迫的可以大聲說不。
性格內向的孩子,他們的內心本身是強大的,只是在大人 不斷要求改變的過程中,讓他們披上了外向的外衣,內心卻變得脆弱、不自信。
這些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畢竟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個成人都應該學會尊重生命,尊重與生俱來的性格!
觀察你周邊內向的人,會發現沒有哪一個人是不會社交的。「性格內向可不好」這些言論,都是外界賦予他們的,所以要關注的不是內向的孩子改變性格,而是引導他們正確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