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幼兒園園長:幼兒園是個「小社會」,這三類孩子最容易受欺負很多家長都認為,小孩子天真無邪的沒有什麼壞心思,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幼兒園沒那麼簡單,它已經是一個小社會了。
在家長看來,孩子之間打打鬧鬧、老師批評兩句都是小事,但3、4歲的孩子心理尚未發育完全,內心脆弱,處理不好就會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曾有一位資深幼兒園園長總結:在幼兒園中這三類孩子最容易受欺負。
1、沒有規則感,愛爭搶的孩子。沒人愿意和不守規矩的孩子玩,容易被排擠。
2、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可能會被取笑,不斷被起外號、被笑話……
3、不會拒絕別人的孩子。
孩子也會恃強凌弱,越是不會拒絕,越容易被人欺負。而且,「被欺負」不僅是說孩子被打,還包括很多「隱性欺凌」,比如起帶有侮辱性的外號、散布謠言、強迫孩子做某些事情、聯合他人排擠孩子等。
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正處于「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孩子如何經常被欺負,性格肯定會受到負面影響。所以家長一旦發現孩子被欺負,一定要及時和老師溝通,并且要教會孩子正確的處理方式。
❶大聲告訴對方「停」,并在家和孩子做演習,鍛煉孩子自信地、大聲地說出。
❷幫孩子簡單的分析是否喜歡對方的行為。比如「你喜歡他用你的鉛筆嗎?」
❸ 明確孩子不喜歡的是什麼?比如「我不喜歡他搶我的鉛筆。」、「我不喜歡他說:不給我就不跟你玩了」
❹給出不喜歡的理由。比如「我不喜歡他搶我鉛筆,因為那是我的。」
❺教會孩子提要求。比如「把我的鉛筆還給我」、「不要亂動我的東西」……也許在家長眼中,孩子被起個外號、搶了一個玩具都不過是小事,但對孩子來說卻是一件「比天大」的事情。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關注孩子的成長,幫他學會拒絕校園欺凌。
園長說:
「很多家長以為自己對老師殷勤一些,時常捧著老師,老師就會格外關照自己的孩子。實際上,孩子在幼兒園只能靠自己。如果孩子的問題很多,家長再怎麼殷勤都沒用。」
這就是幼兒園的「潛規則」,家長與其討好老師,不如引導孩子,建立孩子的規則意識,教會孩子管理情緒,成為老師喜歡的孩子。
不過家長也不必擔心,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強,養成一個好習慣只需要很短的時間,你只要從現在開始好好引導,很快就會有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