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班里寫作好的往往出自于這種家庭,并非都是有錢人家
2022/12/28

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從某種程度上而言確有其事,可問題在于這不是由著孩子,父母站在身邊袖手旁觀就能「看」出來的,三歲七歲或者長大后怎麼樣,都是父母「做」出來的。

孩子的語言能力,是和父母「說」出來的

恰好有一位朋友是小學教師,有一次她跟我們分享說,班里語言能力好、寫作好的孩子,通常都出自于經常和父母溝通的家庭,他們幾乎無所不談,卻并非都是有錢人家;而很少跟孩子聊天,只有在有必要的情況下才會應付孩子說話的父母,即便報了寫作班效果也不明顯。

這位朋友的說法的確是有科學驗證的,麻省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孩子與父母交談的頻率越高,他們大腦中語言相關區域的活動就越強,孩子就會越聰明,成績也會更好。

寶寶之間語言的差距是從什麼時候拉開的?

答案是:在一歲半到兩歲之間。在這個階段,詞匯量大的孩子和詞匯量小的孩子將會出現較大的差距。這半年內,寶寶會經歷一個語言的爆發期,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孩子今后的語言能力。

我們中國有一種說法叫做「貴人語遲」,但大量研究表明,早期寶寶說出的詞語越多、語言表達能力越強,未來學業表現更好,也更有利于個性的塑造,只不過被很多人都忽略了。

《北鼻的異想世界》:想要增加孩子的詞匯量,父母一定要多和寶寶說話

BBC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中,兒科專家格迪·辛格博士,邀請世界各大名校的心理學家以及200多位嬰幼兒,進行了一系列科學實驗,揭示寶寶在最初兩年不可思議的心理發展變化。

在一項實驗中,研究者為一家庭配置了一個詞匯追蹤裝置,記錄媽媽和21個月大的小佩西一天中全部對話出現的詞匯并進行相應記錄。

第一天,媽媽說了1.3萬個單詞,小佩西說了2500個單詞,可見這是一個很能說的媽媽了。

第二天,研究者要求媽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多跟小佩西交流。這天媽媽雖然又講繪本、講故事、聊天,還帶孩子出去玩,但媽媽說出的單詞只比第一天增加了700個,而結果怎麼樣呢?

結果顯示:寶寶的詞匯量從昨天的2500增長到了2800,接近13%。更讓人吃驚的是,小佩西和媽媽的對話從第一天的738句增長到了1022句,增加了38%。

可見,我們不需要任何專業的知識或者咨詢什麼兒童發展專家,只要和寶寶多說話、多說話、多說話!就夠了,就能在早期給孩子的語言發展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