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家庭和二胎家庭,不用20年差距就很大,既現實又心酸
2022/12/09

生不生二胎是很多家庭面臨的選擇,你如何選擇做決定,也關乎著將來過什麼樣的生活。但不得不說,生一胎和生二胎的家庭,從一開始差別就很大。

一胎媽媽和二胎媽媽的生活,差距是很大的

我是一個勇敢的二胎媽媽,生二胎我從來沒有后悔過的事情。孩子帶給我們很大的生活壓力,也帶來了很多的歡樂,也是未來的希望。

不過,我們生二胎在很多朋友的眼里是非常勇敢的,畢竟在大城市生活,養一個孩子的經濟支出是很大的。自從生完老二以后,我確實是很努力地在開源節流,來掌握家里的經濟平衡。

以前,我和閨蜜莉莉經常帶孩子一起玩,她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已經上小學四年級了,我們經常帶著孩子一起聚會、吃飯。自從生完二胎以后,她就總是調侃我:變成了一個摳門的「財迷」了

確實是啊,莉莉又買了一個名牌包,問我要不要一起來個閨蜜「同款」,我搖搖頭說算了,三萬多塊錢,快夠我女兒一年的幼兒園學費了。莉莉給女兒報了一個國外的冬令營,我兒子想要一起去,我猶豫了,因為一個孩子是五萬塊錢,我有兩個孩子,如果一起去的話,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呢。

生完二胎以后,我確實學會了省錢過日子了,不管是孩子身上,還是大人身上,能不花的錢,就盡量不花了。

因為我們還要為兩個孩子的將來打算,教育基金,醫療基金,孩子將來成家立業的基金等等。多了一個孩子,也意味著我們這做父母的就多了一份責任,身上的擔子重了一倍。

除了經濟方面的壓力,相信所有的二胎媽媽都和我一樣,有著很大的精力上的挑戰。帶一個孩子和帶兩個孩子,過得完全是不一樣的生活。

就說晚上吧,先是看著大寶寫作業,完成一系列的任務,也不要想著就可以休息了,還要安排二寶幼兒園留下的任務,給二寶洗澡、睡前故事,陪伴她入睡。

周末的時候,也是雙倍的付出,大寶的學習任務完成,兩個孩子的興趣班。媽媽就在時間里穿梭,感覺自己的身體就像一個施了魔法的「陀螺」,在不停地旋轉,停下來以后才感覺到無比得疲憊。

身心疲憊,生二胎很苦,這是很多二胎媽媽共同的心聲,但苦盡甘來的日子就在后面

如果你見過深夜凌晨的醫院,大概你就會下定決心再生一個孩子。

我曾經見過一個獨生子女,父母發生了交通事故,女孩奔波在父親的重癥監護室,和母親的病房之間,她自己一個人承擔起所有

深夜的醫院走廊里,她一個人輕輕的抽泣,不敢讓媽媽聽見,又擔心父親的安危。

壓抑的委屈、壓力,讓女孩一聳一聳的肩頭顯得格外瘦弱,她顯得是那麼得孤獨和無助。

父母年輕的時候,是孩子的守護神。但是,時間的腳步會讓他們衰老,我們也終將會成為父母的靠山。那些深夜在醫院守護父母的獨生子女,他們除了付出經濟方面的代價,照顧父母的體力上的疲憊,還有就是精神上的崩潰。如果守護你的父母不在了,不管你將來遇到什麼事情,都要自己一個人面對了。

反觀那些二胎家庭、三胎家庭,雖然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是很辛苦,但是,這兄弟姐妹就是最大的財富。父母的養老,你的經濟壓力減少了一倍,精神上的互相依靠,也是最好的支柱。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年輕的時候,父母帶孩子的辛苦付出不是白白付出的,我們老了以后,我們自己的晚年生活會更好。

孩子們的負擔會比較輕,到20年、30年以后,才覺得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多麼正確。生二胎的父母在晚年以后,生活就是苦盡甘來了

生不生二胎,是每一個人自己的選擇,我們都應該被尊重

二胎媽媽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喲,一個孩子都養不起,你看你,怎麼還生兩個孩子?把自己的生活搞得這麼狼狽!」

我有一段時間,都覺得自己被全世界嘲笑了,很不自信的感覺。

后來,我的朋友只有一個孩子,她也非常苦惱,經常有人對她說:你就這一個孩子,現在是輕松了,將來老了,有你受罪的時候。還不趕緊去生一個二胎!

哈哈,我終于是釋然了,不再在乎別人說什麼。每一個人都有被別人議論的時候,我們面對不同的聲音時,還是應該堅定自己的信念,做一個不被他人打擾的人。

二胎、一胎,只要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你就去努力奮斗,我們終將會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才是人生的意義。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