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傳統,因為孩子跟爸姓延續的是爸爸家的「香火」,所以孩子生下來大多數都由奶奶來帶是人們普遍的認知。拋開傳統不談,現在人們的工作壓力大,為了維持生活開支寶爸寶媽不敢輕易辭職,如果家里沒人帶娃生活可能舉步維艱。
所以家里沒人帶孩子的情況下,婆婆一般都不會推脫帶孩子這項工作。相信大部分兒媳最開始都抱著把婆婆當媽看的心態,可是現實生活中總能聽到寶媽抱怨婆婆帶娃不上心,或者因為育兒分歧、家庭瑣事總是矛盾重重,一度懷疑婆婆是否真心實意來幫自己,也懷疑婆婆帶孩子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不是真心疼孩子。
婆婆是否真心對兒媳和孩子,從這3方面就能看明白,掩蓋不了
1、兒媳下班回家婆婆會不會繼續帶孩子
迫于生活和職場上的壓力,梅梅生完孩子產假還沒休完就回到了職場,婆婆白天在家幫忙帶孩子。
可沒過兩個月梅梅發現了蹊蹺,每次下班回到家前腳剛邁進家門后腳婆婆就把孩子交給自己了。
給孩子做晚上的輔食、拖地、洗碗等工作都需要梅梅自己完成,經常忙得連晚飯都顧不得上吃,晚上還需要哄睡照顧孩子。梅梅常常抱怨,感覺自己的婆婆帶孩子就像完成任務一樣,每天都定時交給自己。
婆婆如果真心對兒媳,真心疼孩子,是不會在兒媳回來后馬上把孩子塞到對方懷里,像是迫不及待交接任務一樣。她們會明白自己帶孩子就是幫了媳婦的大忙,現在多幫一點將來多受益的是自己。
2、舍不舍得給孩子花錢
樓上的小慶和老公經常吵架,起因是小慶覺得婆婆太摳門了。聽小慶抱怨,孩子出生后就沒收到奶奶爺爺的一個紅包,現在孩子兩歲了爺爺奶奶也沒出錢給買過什麼東西。
如果是因為拮據也沒什麼,公婆每個月都有好幾千的退休工資,自己和其他妯娌時不時也會給他們一些零花錢,懷疑婆家是不是不重視這個孩子。
如果爺爺奶奶真的疼愛孫輩就會主動給孩子買些東西,不論便宜貴賤,總會買些東西以表心意。畢竟每個家庭的收入水平不同,也不一定非要給孩子買多好的東西,在兒媳看來卻是一種認可一份心意。
3、孩子生病會不會幫忙照顧
萌萌也是個職場媽媽,孩子由婆婆帶。當了媽媽的人都有體會,寶寶的睡眠情況決定了媽媽的睡眠質量以及全天的精神狀態。孩子出生后一直和萌萌一起睡,因為夜奶難斷跟婆婆提議讓孩子跟她睡幾天,誰知僅帶了一個晚上婆婆就以腰疼睡不好為借口打退堂鼓了。
再后來遇到孩子生病,婆婆便給自己請好幾天假,理由是公公一個人在家不方便或者是家里的院子需要打理。聽聞老公解釋才知道,原來婆婆是嫌生病的孩子嬌氣難帶,又怕照顧不好擔責任,所以才每次都躲開。
當過媽媽的都有體會,孩子生病時是最需要悉心照顧和更多關愛的時候,尤其是到了晚上帶娃的難度會加大很多。真心疼愛孩子心疼兒媳的婆婆,不僅會擔心孩子的安危寸步不離,看到兒媳的一臉疲態更是心疼,甚至不眠不休地照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