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做家務的孩子,將來才能有擔當,才能成大事。不愿意做家務的孩子,會養成懶惰的性格,所以在孩子7歲之后,家長就要讓孩子開始學會做家務。
根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調查的結果,發現相比不會做家務的孩子,會做家務的孩子成績要優秀2倍。另外,哈佛大學也有類似的研究,發現愛做家務的孩子與不做家務的孩子相比,將來的就業率為15:1,收入前者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放棄很容易,但是放棄就意味著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要付諸東流。很多事情都不會輕易成功,因為成功往往就要「一百步」之后,但是我們通常在走了99歲就想要放棄了。
所以,當孩子想要放棄時,家長只要在孩子耳邊輕輕說一句:孩子,再堅持堅持,馬上就要成功了。
讀書向來就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那為何我們還要讀書?因為讀書雖然不能使我們快樂,但是讀書有機會改變命運,有機會讓我們的未來能過得更好,未來變好了,我們就快樂了,這是一個因果關系。
讀書只是苦一陣,而不讀書卻要苦一輩子。
所以當孩子不想讀書時,家長要逼他一把,不要覺得「孩子不是一塊讀書的料」,就放棄了孩子。
誰生下來就會走路?學習不好就加把勁,家長跟孩子一起努力,咬咬牙沖一沖,只要有恒心,一定能把書讀好。
只有在這三個方面逼一逼孩子,孩子將來和能擁有自主選擇生活方式的能力和底氣,他的未來才能真正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