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們關注了一個問題
如何看待孩子五六歲了還在喂飯的家長
起初我們并不在意
無論是10個月喂孩子吃飯的家長
還是孩子五六歲了還在喂飯的家長
在我們眼中并無差別
但是隨著話題的熱度越來越高
評論越來越多
我們看到了一些
不以為然的聲音
比如有一位媽媽這樣說:
我就是還在給5、6歲小孩在喂飯家長,盡管有時自己也挺煩的,但也從中找到了喂飯的自信。比起喂,吃得慢又少,是我所不能容忍的。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自己看自己養出來的孩子都沒毛病。我姑娘5歲半了,每次吃飯必喂,偶爾碰見她愛吃的,也是吃半程,喂半程。因為是從小慣出來的毛病,或者說養成的習慣。我之前也因喂飯的事情跟老人急過,但後來看到不喂飯,吃得少又慢,我更急,慢慢就釋然了。
有了老二,每天給老大喂飯成為了「彌補對老大的愧疚」。
去年疫情在家,我每頓給小滿的喂飯時間在1小時左右,一天三個小時都在喂飯中,毫不夸張,小滿吃飯細嚼慢咽,毫不含糊,這也是為啥愛吃魚的小滿從小吃魚特別會吐魚刺的原因。
那會也是在孕期,盡管會有孕期反應帶來的身體不適,但是感覺肚子里有個小生命,是件特別美好的事情,也為了彌補有了老二對老大的愧疚。但就是這段時間悉心照養,小滿的個頭從同伴中脫穎而出,現在仍然保持著領先水平,我喂飯也在持續中。把「體質好」的原因,歸結為是「喂飯」
現在除了在幼兒園的一日三餐,放學回來,我都給她加一餐,和周末在家吃飯的分量一樣,也都是吃完(喂完)。然后樓下溜一圈,消消食。因為飲食充足,外加運動,小滿的體質很好。
也有媽媽這樣說:
還有這樣說的:
孩子上國中了偶爾喂幾口的:
有媽媽這樣評論:
看了一圈下來,覺得家長喂飯不是事兒甚至還挺好的,有這麼幾個原因:
1、只要孩子吃得飽,身體生長髮育不影響就行
2、孩子遲早都是會自己吃飯的,不在乎多喂這幾年
3、喂飯干凈,不臟
4、喂飯不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5、享受喂飯的過程,認為是自己愛孩子的表現
喂飯對孩子來說,真的沒影響嗎?
有的媽媽現身說法:
有孩子這樣說:
總有一天孩子會發現自己的「與眾不同」并不那麼愉快:
吃飯這件事兒,如果只看「吃的結果」——吃進去了,那麼無論是孩子自己主動吃的,還是被動得被喂進去的,都一樣,甚至喂飯還有「好處」,至少和寶寶學習自主進餐的初期的臟亂相比,喂飯沒有食物灑落,干凈多了。
可是,我們吃飯,只是為了把食物「吃進去」嗎?如果單純考慮營養滿足,為什麼不直接喝成品腸內營養液呢?
從吃飯這個角度說,孩子自己吃和被喂飯,區別在于主動程度不同。家長熱衷于喂飯的原因,可以說90%都是因為喂飯速度快,喂多少孩子吃多少。同樣的飯,喂飯就能比孩子自己吃多吃進去不少。這是因為被喂飯的孩子注意力一般并不在飯上,家長往往需要用看電視、聽故事、玩玩具等等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們在吃飯時,腎上腺素會降低,平滑肌舒張,血流主要供給消化系統平滑肌。
如果這時看電視讓大腦同時也保持興奮狀態,人體為了維持大腦需氧量,腎上腺素相對升高,大腦供血增加,消化體統供血減少,孩子很難感受到飽腹感,不知不覺中就多吃進去了很多食物。而自己吃飯的孩子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上,味蕾細胞更容易得到滿足而疲勞,產生極度的滿足感和愉悅感。胃部能及時感受到足量食物的壓力,足量的血液流經消化器官,血液中葡萄糖和脂肪酸的濃度迅速上升,而飽脹的胃抑制了腦腸肽的合成和釋放,感受饑餓的下丘腦神經元逐漸的失去了活性,孩子吃相對「少」的食物就感受到吃飽了,不會加重消化負擔。簡單說,就是自己吃的孩子知道吃飽了就不吃了,但是被喂飯的孩子是不知道饑飽的,喂多少都能吃得下。
喂飯,讓孩子失去鍛煉的機會
大部分認為喂飯比讓孩子自己吃更好的家長,只看到吃飯這個行為,吃飽了,吃進去了,就是營養能夠吸收了這一個角度,卻忽視了「吃飯」這個動作,孩子自己使用餐具,舀取食物,送進嘴里,咀嚼全過程中,手眼腦配合,對孩子生長髮育的影響。
寶寶出生后,就一直處在不停地學習過程中,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在0-2歲,下面這張圖很直觀地展現了大腦的發育:
胎兒3個月~產后6個月,大腦發育完成率約60%
產后6個月~3歲,大腦發育的完成率約90%
3歲~6歲,大腦發育接近達到成人水平。
也就是說將近四分之三的腦發育都是在0-2歲這個期間完成的,這個階段腦發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這個階段嬰兒大腦中突觸的連接也在急劇增加。我們的神經并不是一根線,而是很多神經元通過突觸聯系在一起傳導信息的,突觸的數量越多,信息傳遞的效率越高。
既然0-2歲這個時期對大腦發育這麼重要,作為家長,就要給這個階段的孩子足夠的支持。支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營養的因素,一方面是環境的刺激。
營養的因素很容易理解,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孩子的輔食,包括上面提到的堅持喂孩子吃飯的家長目的也是希望孩子得到充足的營養來保證身體的正常生長髮育。
而第二個方面,環境的刺激,是容易被忽略的。環境的刺激,主要指的是豐富的,多通道的刺激給孩子。給新生兒聲音、圖像等足夠的刺激,這樣的刺激能夠幫助孩子感知覺系統迅速地發育,這種感知覺系統的成熟也能夠反過來幫助孩子很好的完成一些認知任務。
在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的理論中,提出運動是所有感知的基礎,或者說,運動是所有認知能力發展的基礎。
這種豐富的刺激,并不是說要給孩子聲光電的刺激,而是新奇的,沒有見過的,比如成年人司空見慣的但是對于孩子來說是沒有見過的。例如,餐盤,成年人覺得沒什麼特別的,但是孩子在添加輔食過程中,都會經歷一個「掀餐盤」的過程,這就是餐盤帶給孩子的刺激。
那麼,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在五六歲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自己吃了,真的行嗎?未必!因為這些觸覺發育和肌肉發育是需要長時間的訓練。
自主進餐是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是人后天獲得的一種經驗行為,是發生在人大腦皮層中暫時性的神經聯系,人能夠通過外界的刺激等獲取信號,從而做出相應回答行為。說到這兒有的家長不理解,孩子會拿勺子會拿筷子難道還能不會吃飯麼?舉個例子,我們用筷子夾豆腐吃,為什麼有的人就夾不起來,但是有的人一夾就夾起來了?這就是用筷子的熟練程度和對肌肉的精細化控制以及手部肌肉力量的控制能力差異。如果孩子一直是被家長喂飯,自己使用餐具的機會很少,即使到了七八歲的時候還有可能吃飯時各種灑落。
視覺發育很好理解,也是最直觀的表現。看得見吃的著,這句話顯然有人會說難道盲人就不能自主進餐了麼?不!所謂看得見是能分辨食材的位置,用勺子或者筷子完成獲取動作。吃的著是能看到夾起來準確放到嘴里。大家可以嘗試一下面前擺著10道菜,用眼罩遮擋好眼睛怎麼吃的感覺。
另外,我們的大腦總是以自己的身體為參照物來進行定位。
如果讓你指出「南」在哪里,我們很可能會馬上想到看前方或看向頭頂。如果真的知道南方的位置,我們可能已經轉到了正面朝南的方向。尤其空間感發育最早就是學會用自己的身體進行定位,那麼在吃飯的時候父母第一步是教孩子輕松的區分左右。餐桌吃飯時可以告訴孩子勺子在他的右手邊,碗在左手邊,避免因為無法獲得工具和對食物的定位發生問題,越吃身體越歪,越吃千奇百怪的動作越多放棄自主進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