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大因素是拉開孩子差距的關鍵,父母越早知道越好,值得收藏
2022/11/06

我們是否在思考一種現象:就是在同一個班級、同一個老師的教育之下,不同孩子之間為什麼會出現大相徑庭的成長差距呢?

我們在平時也經常聽到家長朋友的困惑:為什麼都是同一個老師教的,我家孩子就是不如班上其他的孩子呢?

我們知道,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學校老師是其中一個因素,但家長則在孩子成長中扮演了更為重要的因素。

這是因為,與家長相比,學校老師更側重于知識的傳授,而家長在孩子的人生啟蒙當中,起到最為重要的啟蒙教育作用,這也是家長(父母)常被人譽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的緣故。

如果我們再深入研究,就會發現,在家庭教育中,拉開孩子差距的有四個關鍵因素。

01 關鍵因素一——不錯過孩子的啟蒙教育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還有人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這些都強調了兩個基本事實:一是要抓好孩子的早期啟蒙教育;二是父母是決定孩子未來走向的關鍵人。

在孩子最為緊要的學齡前階段,父母給予了孩子怎麼樣的啟蒙教育,往往決定了孩子在未來能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

也就是說,在孩子漫長的成長過程中,早期啟蒙教育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未來的人生走向。

家庭教育中最忌諱的就是錯過孩子早期的啟蒙教育,比如錯過孩子的語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閱讀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等。

早期如果錯過了孩子的啟蒙教育,等到后期想要補救的時候,家長就不得不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效果常常差強人意。

反之,如果父母能抓住關鍵期,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啟蒙教育,常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02 關鍵因素二——打造孩子良好的習慣

在孩子成績差距的背后,就是各種良好習慣的差距。

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并不是把重點放在具體去輔導孩子要做對哪道習題,而是重點培養孩子的各種良好習慣。

一個優秀孩子的成功之處,是由日常無數個各種良好的習慣累積而成的。

所以,我們不難看到,優等生們身上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等習慣,比如能獨立完成作業、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具有強大的自控力……

03 關鍵因素三——父母對孩子正面的影響

我們常說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其實,作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成長的影響甚至超過了老師。

孩子來到這個世上,本是一張空白的紙張,在最初的涂抹底色的過程中,父母才是那個真正給孩子涂抹底色的人。

很顯然,父母用怎麼樣的底色去「涂抹」孩子,也就為他們打造了怎樣的人生底色。

在朝夕相處中,孩子更是淋漓盡致地模仿著父母的每一個言行。

父母若是展示正面的形象,那在潛移默化中給予孩子的也是正面的影響。

反之,父母若是展示負面的形象,那在朝夕相處中給予孩子的就是負面的影響。

我們不要小看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往往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從不愛看書的父母,多半培養不出愛讀書的孩子; 從來只愛打牌玩手機的父母,就有很大的幾率把孩子推向了電子游戲; ……

言傳身教,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就是給他們做出最好的榜樣。

04 關鍵因素四——培養孩子濃厚的閱讀興趣

不少家長把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希望放在了上補習班、大量刷題等上面。

可實際上,如果家長沒有培養孩子濃厚的閱讀興趣,只是讓孩子單純地上補習班、大量刷題等,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好孩子的學習問題。

真正能讓孩子超越同齡人的是培養濃厚的閱讀興趣。

教育研究表明,家長如果從小重視培養孩子濃厚的閱讀興趣,孩子無論是語文素養,還是其他學科的素養,都要高于那些缺乏閱讀興趣的孩子。

培養孩子熱愛讀書的興趣、為孩子買好書,這是一種非常劃算又有效的教育方式。

最簡單的教育過程,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陪伴孩子共成長。

結語

每一個優等生的背后,都站著優秀的父母。這些父母會抓住每一個教育孩子的契機,讓孩子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教育孩子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細水長流。

以上四個關鍵因素看似不起眼,卻是培養優秀孩子的根本。

愿每個父母都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同行者,而不是驅趕者!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