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子女,5個博士1個碩士,「博士爸爸」爸爸蔡笑晚在談到育兒秘籍時表示: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是開啟孩子智力最好的手段之一。特別在幼年階段,一定要做好數學思維培養。
這條育兒精髓,是蔡笑晚先生在交出一份引以為傲的家教成績后,得出的最深切體會。
◆ 大兒子蔡天文,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學位,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教授;
◆ 次子蔡天武,中科大少年班公派就讀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獲激光物理學博士學位;
◆ 三子蔡天師畢業于北大,曾被美國圣約翰大學錄取;
◆ 四子蔡天潤畢業于華西醫科大學,曾被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錄取為博士生;
◆ 五子蔡天君,中國科技大學碩士;
◆ 小女兒蔡天西,中科大少年班,18歲考取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生,22歲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
蔡笑晚在某綜藝節目中談到自己的教育方法,坦言道:「孩子的智力相差無幾,后天培養很重要,而成才的關鍵是小學六年」。并分享了自己的教育心得:
1、從小有理想和目標
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培養他們的理想化,也就是對未來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并且跟孩子一起,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可以按周期更換,以便降低難度,更好地實現)。
從小有理想、有目標的孩子,學習起來動力足,也會選擇合適的偶像(參照物)來激勵自己。
2、培養學習習慣
有些孩子看起來很機靈,剛上小學成績也不錯,但國中后,成績直線下滑,拉都拉不住。[吃瓜群眾]蔡笑晚認為,孩子們之間的智力相差無幾,基本就是拼習慣。小學階段這種差距不算太明顯,進入初、高中后,學業難度增加,沒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往往很吃力,成績下滑明顯。
3、多讀書,勤思考
閱讀是孩子除了學習以外,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3-6歲是閱讀習慣養成的關鍵期,非常建議家長帶孩子多親子共讀。
閱讀后跟孩子互動,書中講了什麼,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事物?鼓勵孩子表達,鼓勵孩子思考,加深閱讀理解能力。#育兒事務所
小學階段不狠抓,等到了國中、高中甚至大學,就很難糾正。有些家長覺得,小學無所謂,結果孩子在初、高中栽了大跟頭!孩子處在6-12歲,是成長的重要階段。進入新的環境,吸收新鮮知識,面對新的朋友。其價值觀、人生觀以及性格也在逐漸形成。此時,父母是孩子重要的引路人,要做好掌舵人的角色,帶孩子走向正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