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醫生蔡笑晚有6個孩子教出來5個博士生,育兒觀值得借鑒
2022/11/10

6個子女,5個博士1個碩士,「博士爸爸」爸爸蔡笑晚在談到育兒秘籍時表示: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是開啟孩子智力最好的手段之一。特別在幼年階段,一定要做好數學思維培養。

這條育兒精髓,是蔡笑晚先生在交出一份引以為傲的家教成績后,得出的最深切體會。

◆  大兒子蔡天文,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學位,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教授;

◆   次子蔡天武,中科大少年班公派就讀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獲激光物理學博士學位;

◆   三子蔡天師畢業于北大,曾被美國圣約翰大學錄取;

◆  四子蔡天潤畢業于華西醫科大學,曾被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錄取為博士生;

◆  五子蔡天君,中國科技大學碩士;

◆   小女兒蔡天西,中科大少年班,18歲考取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生,22歲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

蔡笑晚在某綜藝節目中談到自己的教育方法,坦言道:「孩子的智力相差無幾,后天培養很重要,而成才的關鍵是小學六年」。并分享了自己的教育心得:

1、從小有理想和目標

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培養他們的理想化,也就是對未來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并且跟孩子一起,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可以按周期更換,以便降低難度,更好地實現)。

從小有理想、有目標的孩子,學習起來動力足,也會選擇合適的偶像(參照物)來激勵自己。

2、培養學習習慣

有些孩子看起來很機靈,剛上小學成績也不錯,但國中后,成績直線下滑,拉都拉不住。[吃瓜群眾]蔡笑晚認為,孩子們之間的智力相差無幾,基本就是拼習慣。小學階段這種差距不算太明顯,進入初、高中后,學業難度增加,沒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往往很吃力,成績下滑明顯。

3、多讀書,勤思考

閱讀是孩子除了學習以外,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3-6歲是閱讀習慣養成的關鍵期,非常建議家長帶孩子多親子共讀。

閱讀后跟孩子互動,書中講了什麼,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事物?鼓勵孩子表達,鼓勵孩子思考,加深閱讀理解能力。#育兒事務所

小學階段不狠抓,等到了國中、高中甚至大學,就很難糾正。有些家長覺得,小學無所謂,結果孩子在初、高中栽了大跟頭!孩子處在6-12歲,是成長的重要階段。進入新的環境,吸收新鮮知識,面對新的朋友。其價值觀、人生觀以及性格也在逐漸形成。此時,父母是孩子重要的引路人,要做好掌舵人的角色,帶孩子走向正確的道路。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