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歲前經常吃這5種飯,會影響到脾胃的健康,還會影響孩子身高的增長
2022/10/19

能吃是福!胖一點更健康!

這樣的觀念現在還有很多家長還深以為然,特別是爺爺奶奶。

我們有句俗話說「有一種餓叫爺爺,奶奶覺得你餓!」

那是因為我們爺爺奶奶那一代真的是經歷過饑荒的年代,他們深深地體會到餓肚子的難受,所以到了可以吃得飽的年代,他們內心的那種恐懼還是存在的。

在養育孩子的時候,他們就下意識地覺得孩子能吃就更好一些,讓孩子吃多一點再吃多一點,孩子才能更健康。

而且他們會很遷就孩子,孩子喜歡吃什麼就給什麼。

我們會發現很多老人家帶的孩子有兩個極端,一種極端就是比較胖,另一種極端就是比較瘦。

最主要是因為老人家覺得孩子要吃多一點,胖的孩子胃腸消化能力好,所以吃得多自然就胖了。

瘦的孩子可能因為挑食偏食沒有攝入足夠的營養,再加上脾胃的影響,所以孩子吸收不好,導致孩子偏瘦。

而作為孩子的父母,應該要提醒家里面的老人,在孩子三歲前一定要少吃5種飯。

孩子三歲前經常吃這5種飯,會影響到脾胃的健康,還會影響孩子身高的增長

第1種飯:加餐飯

君君的奶奶在他兩歲的時候帶了他兩個月,就在兩個月的時間,孩子就像吹氣球一樣,整個人都圓潤了。

奶奶沒帶之前孩子是22斤,奶奶帶了兩個月后孩子變成了28斤,短短兩個月時間孩子就長了6斤,已經超過了很多三歲孩子的體重。

原來奶奶每天下午起床的時候都會先給孩子做一頓食物吃,而到了晚上又跟著大人一起吃,奶奶特別喜歡給孩子加餐,而孩子又特別喜歡吃奶奶做的東西,所以吃著吃著就長胖了。

孩子一天吃三餐正餐,中間可以加一些水果或者是點心或者是喝奶

,給孩子加餐的時候不要也吃飯菜,因為飯菜容易吃多了會導致孩子攝入的熱量,蛋白質,脂肪增加,影響孩子的脾胃。

如果孩子吃得多長胖了,還會導致孩子只是橫向發展,影響孩子身高的增長。

第2種飯:宵夜飯

晶晶的奶奶每一天晚上都喜歡吃宵夜,她說晚上不吃宵夜,半夜容易肚子餓,所以在她吃宵夜的時候也喜歡叫孩子一起吃。

孩子兩歲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我出差就沒有關注,我出差半個月回來發現,孩子好像都重了幾斤,我抱起來都覺得吃力。

到了晚上我跟孩子說要早點睡覺,孩子卻說我還沒有吃飯呢。

我覺得很奇怪,你剛才吃晚飯的時候不是吃飽了嗎?

孩子說我每天晚上準備睡覺的時候,奶奶都會給我再吃一頓飯的。

晶晶剛說完,奶奶就在門外叫,晶晶出來吃宵夜了。

后來我跟晶晶爸爸說了這件事情,讓他去跟奶奶溝通,不要再給孩子吃宵夜了,孩子晚上吃太飽會影響睡眠,影響長高,還可能會損傷孩子的脾胃。

第3種飯:各種湯泡飯

有時候大人做的飯可能會稍微硬一些,就覺得孩子吃了可能不容易咀嚼,所以大人喜歡給孩子在飯里面泡一些湯。

有一些老人家覺得把湯拿來泡飯會更好吃,而且孩子能喝湯還能吃得下飯,一舉兩得

殊不知,用湯來泡飯,會導致孩子在咀嚼的時候減少對飯的咀嚼,加重孩子胃腸的負擔,導致孩子消化不良。

第4種飯:醬油飯

秋菊是我的中學同學,他們家三個女兒,兩個姐姐都1米65以上,而她卻只有1米55。

有一天她姐姐來學校給她送衣服,我才知道她姐姐這麼高。然后我還開玩笑地問她那個是你親姐嗎?她說:是呀,跟我同一個爸同一個媽的。

我說:為什麼你姐這麼高,你這麼矮,是不是你爸媽沒給你吃的?

她說:我媽說我小時候很挑食,每天做的菜我都不吃,然后每天都是醬油泡飯。所以秋菊是營養不良導致的長不高。

而有一些家長擔心孩子不喜歡吃白飯,也會放一點醬油進去拌著飯給孩子吃。

這樣的飯不建議三歲以前的孩子吃。

因為孩子在1~3歲每天需要的鈉只有700多毫克,一克食鹽含有500多毫克的鈉,加上日常的輔食中也含有少量的鈉,所以孩子在一歲到三歲每天只需要攝入一克的鹽就好了。

如果孩子拿醬油來泡飯,再加上食物中還添加了鹽,就會導致孩子鈉的攝入超標。

超標的鈉通過腎臟排出體外的時候,也會帶走體內的鋅和鈣,影響到孩子的長高,而且過多的鹽還會導致孩子容易口渴,總是想喝水,也會傷害孩子的脾胃。

第5種飯:糖拌飯

我們的祖先當時是打獵為生,所以很容易因為打不到獵就餓肚子,這時候如果摘到的水果是甜的話,就讓他們感覺到飽腹感會更強一些,所以我們在基因里面對糖就是非常有好感的,特別喜歡吃糖。

有些孩子不愛吃飯,家長就給他用糖來拌飯。

殊不知,孩子在三歲之前吃糖對他身體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傷害他的牙齒,甚至會導致孩子挑食厭食。

過多糖也容易導致孩子肥胖,影響孩子的長高。

所以孩子在三歲之前盡量避免吃以上5種飯。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