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是福!胖一點更健康!
這樣的觀念現在還有很多家長還深以為然,特別是爺爺奶奶。
我們有句俗話說「有一種餓叫爺爺,奶奶覺得你餓!」
那是因為我們爺爺奶奶那一代真的是經歷過饑荒的年代,他們深深地體會到餓肚子的難受,所以到了可以吃得飽的年代,他們內心的那種恐懼還是存在的。
在養育孩子的時候,他們就下意識地覺得孩子能吃就更好一些,讓孩子吃多一點再吃多一點,孩子才能更健康。
而且他們會很遷就孩子,孩子喜歡吃什麼就給什麼。
我們會發現很多老人家帶的孩子有兩個極端,一種極端就是比較胖,另一種極端就是比較瘦。
最主要是因為老人家覺得孩子要吃多一點,胖的孩子胃腸消化能力好,所以吃得多自然就胖了。
瘦的孩子可能因為挑食偏食沒有攝入足夠的營養,再加上脾胃的影響,所以孩子吸收不好,導致孩子偏瘦。
而作為孩子的父母,應該要提醒家里面的老人,在孩子三歲前一定要少吃5種飯。
第1種飯:加餐飯
君君的奶奶在他兩歲的時候帶了他兩個月,就在兩個月的時間,孩子就像吹氣球一樣,整個人都圓潤了。
奶奶沒帶之前孩子是22斤,奶奶帶了兩個月后孩子變成了28斤,短短兩個月時間孩子就長了6斤,已經超過了很多三歲孩子的體重。
原來奶奶每天下午起床的時候都會先給孩子做一頓食物吃,而到了晚上又跟著大人一起吃,奶奶特別喜歡給孩子加餐,而孩子又特別喜歡吃奶奶做的東西,所以吃著吃著就長胖了。
孩子一天吃三餐正餐,中間可以加一些水果或者是點心或者是喝奶
,給孩子加餐的時候不要也吃飯菜,因為飯菜容易吃多了會導致孩子攝入的熱量,蛋白質,脂肪增加,影響孩子的脾胃。
如果孩子吃得多長胖了,還會導致孩子只是橫向發展,影響孩子身高的增長。
第2種飯:宵夜飯
晶晶的奶奶每一天晚上都喜歡吃宵夜,她說晚上不吃宵夜,半夜容易肚子餓,所以在她吃宵夜的時候也喜歡叫孩子一起吃。
孩子兩歲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我出差就沒有關注,我出差半個月回來發現,孩子好像都重了幾斤,我抱起來都覺得吃力。
到了晚上我跟孩子說要早點睡覺,孩子卻說我還沒有吃飯呢。
我覺得很奇怪,你剛才吃晚飯的時候不是吃飽了嗎?
孩子說我每天晚上準備睡覺的時候,奶奶都會給我再吃一頓飯的。
晶晶剛說完,奶奶就在門外叫,晶晶出來吃宵夜了。
后來我跟晶晶爸爸說了這件事情,讓他去跟奶奶溝通,不要再給孩子吃宵夜了,孩子晚上吃太飽會影響睡眠,影響長高,還可能會損傷孩子的脾胃。
第3種飯:各種湯泡飯
有時候大人做的飯可能會稍微硬一些,就覺得孩子吃了可能不容易咀嚼,所以大人喜歡給孩子在飯里面泡一些湯。
有一些老人家覺得把湯拿來泡飯會更好吃,而且孩子能喝湯還能吃得下飯,一舉兩得。
殊不知,用湯來泡飯,會導致孩子在咀嚼的時候減少對飯的咀嚼,加重孩子胃腸的負擔,導致孩子消化不良。
第4種飯:醬油飯
秋菊是我的中學同學,他們家三個女兒,兩個姐姐都1米65以上,而她卻只有1米55。
有一天她姐姐來學校給她送衣服,我才知道她姐姐這麼高。然后我還開玩笑地問她那個是你親姐嗎?她說:是呀,跟我同一個爸同一個媽的。
我說:為什麼你姐這麼高,你這麼矮,是不是你爸媽沒給你吃的?
她說:我媽說我小時候很挑食,每天做的菜我都不吃,然后每天都是醬油泡飯。所以秋菊是營養不良導致的長不高。
而有一些家長擔心孩子不喜歡吃白飯,也會放一點醬油進去拌著飯給孩子吃。
這樣的飯不建議三歲以前的孩子吃。
因為孩子在1~3歲每天需要的鈉只有700多毫克,一克食鹽含有500多毫克的鈉,加上日常的輔食中也含有少量的鈉,所以孩子在一歲到三歲每天只需要攝入一克的鹽就好了。
如果孩子拿醬油來泡飯,再加上食物中還添加了鹽,就會導致孩子鈉的攝入超標。
而超標的鈉通過腎臟排出體外的時候,也會帶走體內的鋅和鈣,影響到孩子的長高,而且過多的鹽還會導致孩子容易口渴,總是想喝水,也會傷害孩子的脾胃。
第5種飯:糖拌飯
我們的祖先當時是打獵為生,所以很容易因為打不到獵就餓肚子,這時候如果摘到的水果是甜的話,就讓他們感覺到飽腹感會更強一些,所以我們在基因里面對糖就是非常有好感的,特別喜歡吃糖。
有些孩子不愛吃飯,家長就給他用糖來拌飯。
殊不知,孩子在三歲之前吃糖對他身體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傷害他的牙齒,甚至會導致孩子挑食厭食。
過多糖也容易導致孩子肥胖,影響孩子的長高。
所以孩子在三歲之前盡量避免吃以上5種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