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覺得現在的孩子很難帶,不管自己怎麼跟孩子說大道理,孩子就是不聽,不聽就算了,還時不時頂嘴吵架。這讓很多父母苦惱不已,這孩子咋就不聽父母講的道理呢,以后吃虧了可要怎麼辦?
潘女士覺得自己家14歲的兒子現在越來越不聽話了,每次想跟他講道理,他都一副不耐煩的樣子,說了不到三句話就被打斷或者自己就直接走開了。而以前他不是這樣的,以前自己說什麼,這孩子都會認真的聽,并且愿意去做,現在卻煩自己嘮叨。
而潘女士的兒子卻是這樣想的,他知道媽媽是為了自己好,但是誰也接受不了她一直叨叨不聽,每天都講自己已經聽過好幾遍的大道理,這些大道理根本沒有什麼用處,所以每次媽媽一想說大道理,自己就覺得很不耐煩,忍不住想跟她頂嘴或者直接走開。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只有「低層次的父母」才會跟孩子講道理,而聰明的父母都不會這樣做,一流的父母知道道理講一次就夠了,多了會讓人不耐煩。
分析
孩子在小的時候會聽父母不斷地講大道理,是因為他們的自我意識還沒有覺醒,這個時候父母說什麼他們都會聽話,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我意識不斷覺醒,不斷的追求自我的時候,他們很不愿意再聽父母重復的講大道理,而且這也是對孩子的不信任。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了解孩子
教育孩子的人應該是了解孩子的心理的,只有了解了,才能有更適合的教育方法。所以家長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應該是了解孩子。平時要多和孩子溝通,注意是雙向的雙向的溝通,而不是家長自己的長篇大論,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了解孩子,為進一步的教育打下基礎。
信任孩子
家長不斷的重復,孩子不知道聽了多少遍大道理,孩子聽得倒背如流,煩不勝煩。其實這何嘗不是不信任孩子的一種表現呢?孩子不知道的道理講過一遍就夠了,沒必要如此重復。
日常生活中也多放手,多信任孩子,讓孩子自己好好表現,會發現,其實只要家長不嘮叨,孩子可以做得很好的,所以家長吃力不討好,何必呢!做孩子的榜樣
大道理講一千遍道一萬遍,不如一次實際行動。說教和嘮叨是最沒有用的教育,你希望你的孩子是怎麼樣的,想要孩子變成什麼樣,最好的辦法是家長就是那樣,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所以家長可以放棄無用的說教,以自身的行動去教育孩子,這樣根本不用講很多道理,孩子一樣很優秀。
貼心話
說教、嘮叨、講大道理,這些都是口頭教育,每天重復不免會讓孩子覺得很煩,家長要知道,優秀的孩子不是靠說教教出來的,優秀的教育是教而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