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后能成為學霸的孩子,從小就具備三大「特征」,你家娃有嗎?
「學霸」就是我們經常從父母口中聽到「別人家」的孩子,他們聰明能干,似乎天生就是讀書的料,同樣是上課學習下課玩耍,看著沒有特別努力,成績反而能夠常年在班級名列前茅。
其實,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能不能夠成為學霸,從小的時候就能夠看出苗頭,經過調查發現,長大后會成為學霸的孩子,從小就具備三大「特征」,看看你家娃有嗎?
一、專注力
育兒專家李玫瑾曾經說:現在的孩子看似很用功,一學就是好幾個小時,其實很少有孩子能夠做到真正的專注在學習上面。
孩子在學習和做作業時,不僅僅是表面上專注就可以了,還需要深層意識全部集中在這件事情上,腦細胞高度活躍,學習才能更高效。
能夠成為學霸的孩子,從小就會表現出驚人的專注力,無論是玩耍還是學習,他們總是能夠心無旁騖地做好一件事,而且是又快又好,而專注力差的孩子,一件事可以拖沓很長時間也完成不好。
二、自制力
大多數的學霸在學習方面都不需要家長的監督和督促,無論任何情況下,他們都能夠始終保持著一個很好的作息習慣,不需要別人監督,自己就可以有條不紊的完成課業任務。
教育作家曾經做過一個「棉花糖」實驗:
實驗對象是一群智力相當的四歲孩子,給每個孩子一塊棉花糖,然后告訴他們,老師要先去忙點事,等我回來再吃棉花糖,如果你沒有把棉花糖吃掉,回來還會再給你一塊棉花糖。
老師離開15分鐘回到教室后,發現有的孩子在老師剛離開的時候就把棉花糖吃掉了,有的孩子堅持了一塊也吃掉了,還有幾個孩子忍耐到了老師回來,成功拿到了另一塊棉花糖。
十年后,教授找到這幾位曾經參加實驗的孩子,發現當年能夠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普遍更有成就。
三、愛看書
家長們可以觀察,但凡是「學霸」無論男女,他們的家中都有非常多的藏書,從小閱讀量就比同齡人要多得多,對于他們來說看書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在書中可以找到他們需要的精神食糧。
讀書不僅可以豐富知識,還可以擴展大腦,無論是不是學霸,都應該增加閱讀量。
有些家長會說買過很多課外書給孩子,孩子根本就不喜歡看,那是因為你沒有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從小應該給孩子看和玩,適合孩子年齡段的書,讓孩子對看書產生興趣才可以,不要只是把書扔給孩子就算完了,還要跟孩子一起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