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發現,頂級學霸的童年都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其中之一就是父母尊重孩子對于「玩」的需求,會玩兒的孩子更聰明,更懂時間管理,內驅力更強。
1、從小就會玩的孩子,長大后更聰明。
腦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有800億個神經元,神經元之間的突觸在6歲前最為活躍,6歲前,孩子的生活環境良性刺激是否充足將直接決定6歲后大腦剩余突觸量的多少,這直接影響了孩子日后的聰明度。
2、從小就會玩的孩子,長大后時間管理能力更強。
事實證明,頂級學霸的童年有著這樣的特點,父母從小就重視孩子的探索需求,他們從小就能更好地處理玩與其他事情的時間。
比如,父母會告訴他,完成這件事時候你就可以去玩自己喜歡的東西了,日積月累,孩子就學會了如何更有效的安排時間。
3、從小就會玩的孩子,長大后自我意識更強,更清楚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
賓夕法尼亞大學跟蹤調查1100個孩子,結果顯示:內驅力與學習成績有著螺旋式相互影響的關系,父母想要有一個學習力強的孩子,重視并尊重孩子內在需求才是關鍵。
會玩的孩子具有支配自我的能力,他們相比于同齡人,更善于主動思考,這批孩子因為父母的「散養」思維,自己的抗挫折能力也會更強,所以長大后,進入學習階段,目標會更明確,也更容易成功。
童年的孩子會玩很重要,玩什麼,怎麼玩也該方式和針對性。
1、1.5歲之前注重親子溝通,注重情感的交流,在親子互動玩耍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安全感,這個階段父母陪伴充足的孩子以后會更自信。
2、1·5~3歲,注重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這個階段的孩子游戲還是處于單獨游戲和平行游戲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在玩的時候,應該多注重關于動手能力和語言能力的培養,為幼兒園集體生活階段打基礎。
3、3~6歲的孩子,這個階段的孩子應該增加孩子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在與同伴的交流玩耍過程中,孩子會獲得社交經驗,習得必備的社交技能。
英國心理學家卡斯比:童年的孩子面對自己的經歷就像海綿吸水一樣。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根據孩子的年紀,為孩子提供適宜的空間和成長營養。讓孩子玩好,是孩子發育最高效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