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是整個學習的地基,一定要抓緊抓好,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家長在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家長千萬不能當甩手掌柜,不能滿足于孩子會,學校教學是確保大多數孩子都會,但是中大學聯考是選拔性考試,除了課堂上學的知識,想要孩子將來成績好,還需要課外知識拓展。
下面主要從學習方面說一下,小學一二年級應該抓什麼。
一、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放在首位。
什麼叫好的閱讀習慣?一句話講清楚就是媽媽沒有要求我讀書的時候,我也想讀書,這個才叫閱讀習慣。
我們都知道閱讀的重要性,三年級后的語文閱讀理解和作文,都和孩子的閱讀有關;數學越來越長的題目,題目讀不懂,題不可能做對。
那麼從一二年級就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后面不用媽媽催,孩子就能自覺讀書,這樣才是養成了好的閱讀習慣。
如何幫孩子養成閱讀習慣?
晨誦晚讀,讀的過程,是熟悉文字的過程、是體會結構的過程、是語感培養的過程、是加深記憶的過程。
晨讀課本、古詩文、現代文。流行的朗讀無痛記憶法可以讓孩子試試,只讀不背,其實讀完一周基本會背了。
低年級137、237 朗讀法都可以,高年級337朗讀法。前面的123是指幾種題材,中間的3是指3篇文章,最后的7是指7天一個周期,這樣一周下來共讀了9篇。根據孩子的情況自由選擇題材。
比如,我女兒一年級,就是讀的古詩,每天10分鐘內就可完成,第一天讀3首古詩,各讀兩遍,第二天把前一天讀的復習一遍,再讀一篇新的讀2遍,以此類推,第7天把前面讀的都復習一遍。
晚讀:
1、家長陪著孩子做親子閱讀
孩子識字量少、閱讀理解能力不強,開始需要親子閱讀,而且一定給孩子灌輸一個概念,就是書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有問題找書看書。
2、在一定的范圍內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開始時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挑選自己想看的書。以興趣為主,孩子喜歡才愿意看。
慢慢地孩子讀書家長要把關,不是什麼書都值得花時間去看。
教材要求的,考試必考的「快樂讀書吧」要看,名家散文,名人傳記等,這些對孩子的學習有幫助要看。此外有時間可以多涉獵,比如歷史類、百科類書籍也要讀,為國中「小四門」打基礎。
好詞好句,圈畫摘抄。
3、每天定時、定量、定點閱讀
經過2-3年左右的培養,閱讀應該成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吃飯喝水玩耍一樣自然。
孩子小,完全在于家長怎麼引導,怎麼陪伴。
二、高效聽課的習慣
聽課習慣不好,低年級也許對成績影響不大,但是高年級就影響大了。
聽課是學習知識的重要環節,要
想學得好,就要會聽課。
完整的學習順序是:預習-聽課-筆記-復習-作業-周總結。
從小學一二年級開始,家長就要帶著孩子踏踏實實執行,讓孩子知道一個完整的學習閉環是怎樣的,把這些學習順序堅持下來,學習成績的提升是一方面,由此形成的學習態度、學習效率也是更加重要的一方面。
如何做到高效聽課?
1、課前準備
上課前,必須準備好課本、練習本、筆記本、學習文具。如果等到老師講課的時候再找這些,不僅會浪費聽課的寶貴時間,還會打亂聽課思路。
2、帶著問題聽課
課前預習的目的就是「帶著問題聽課」,這樣聽課效率高。
不要把預習當作「自學「,會加重孩子的負擔,預習不會的內容,上課認真聽講,重點解決。好知識準備這主要是通過預習的方法來實現的。
3、做好心理準備
上課鈴一響,就應該注意力集中,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如果聽課時遇到問題,不要鉆牛角尖(影響聽后面的內容),先做個記號,繼續聽課,下課后立馬解決。
4、注意老師的提示語
「這個是重點、我再重復一遍,接下來重點看」等這些都體現了老師的講課思路和重點。
5、適應老師的習慣
孩子一生要遇見很多老師,不可能個個老師都合心意。孩子要學著適應老師的授課方式。
家長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說老師不好,而是要教育孩子,每個老師有每個老師的講課特點。
孩子因為喜歡老師,往往會喜歡某一科,進而成績優異。
老師面對的是一個班的孩子,要保證80%的孩子學會。自己孩子哪方面是弱項,哪個地方要拔高,要想辦法補。不要稍不如意就埋怨老師而自暴自棄,最終吃虧的是孩子。
三、復盤總結、查漏補缺的習慣
學習要及時復習和總結,要遵循學習規律,當天任務當天清,先復習后作業。學完一堂課、 一個單元,知識點進行總結歸納,把錯題進行總結歸納。
比如,前面提到,成績低于90分的,從基礎知識抓起。
我孩子四年級,他的好朋友語數總是考80多分,他媽媽向我取經,我看了孩子的試卷,基礎 知識(生字、背誦默寫、計算)不該錯的,孩子做錯了,不是馬虎的原因,而是不熟練、不扎實。
比如,感覺字詞都會了,但是考試時看拼音寫詞語就有錯的,默寫有錯字。簡單的計算錯一步后面都錯了,真的很可惜。
所以,基礎知識一定要打牢。
給家長的建議
1、2年級學習拼音生字的時候一定要下笨功夫,堅持聽寫默寫。
生字詞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如果字都寫不對,高年級詞語、句式、閱讀理解、作文都受影響。
高年級后,分析試卷,查漏補缺,可以針對錯題類型做專項練習。比如,基礎知識、句式、閱讀理解、寫作、計算、思維題等,哪項弱,有針對性地練哪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