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多大才能被「抱出門」?新手爸媽一定要弄清楚,可別抱早了
2022/09/21

寶寶在剛出生的一段時間內,都是不能出門的,畢竟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身體比較弱,不適合外出。那麼,孩子到底在多大的時候適合出門,可能并沒有多少家長注意過。

如果過早地抱孩子出門,那麼孩子很可能會因為不適應外面的環境,而出現一些健康問題。但是,如果一直讓孩子宅在家里,其實對于孩子的發育也是不太好的。

秀兒經過十月懷胎,終于生了一大胖小子,這可把秀兒給樂壞了,看到自己寶寶的那一刻,秀兒感覺受到再多苦也是值得的。

秀兒對孩子的照顧是十分上心的,坐月子的時候,婆婆說來代替秀兒照顧寶寶,秀兒唯恐婆婆照顧不周,堅持要自己照顧孩子,這也讓婆婆看到了兒媳婦是多麼愛這個孩子,于是就只能由她去了。

月子期過了之后,婆婆說秀兒的身體能夠外出了,所以想要讓秀兒出去走走,曬曬太陽,領著娃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秀兒卻

不愿意出門。

其實并不是秀兒不想帶孩子外出,而是秀兒擔心孩子還不能出門,萬一風吹著怎麼辦?曬太陽了怎麼辦?著涼了咋辦?被外面的異味兒嗆到了咋辦等等。在秀兒的心中,孩子似乎還停留在剛出生的那個階段,那般的柔弱,經不起一點的波浪。那麼,滿月的孩子,到底能不能出門呢?

寶寶多大才能被「抱出門」?新手爸媽一定要弄清楚,可別抱早了

一般來說,寶媽在坐完月子之后,身體就算是恢復到一定程度了,是可以開始去外面走走,適應一下外面的環境。

因此,有些人也認為,寶寶在滿月之后,也能夠隨著媽媽出門了。但其實,并不建議剛滿月的寶寶出門。

剛滿月的寶寶,雖說和剛出生時相比,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是對于外界的環境仍舊十分敏感,并且自身的適應性也是比較弱的,寶媽如果帶剛滿月的寶寶出門,很有可能會讓寶寶因為不適應而出現健康問題,或是受到驚嚇等。

如果說非得在滿月之后就帶寶寶出門,那麼在出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些方面:

①做好保暖防風措施,剛滿月的寶寶抵抗力很弱,如果在外面受到了較大的溫差刺激或是經常被風吹,那麼多半會生病。

②做好保護措施,剛滿月的寶寶身子骨也是很弱的,經不起磕碰,所以在帶剛滿月的孩子出門時,要注意做到足夠的保護措施,避免寶寶受到一些意外情況。

③注意外界環境的空氣質量,如果空氣質量不好,有霧霾,或是存在異味,或是有過敏原等,都是不能帶寶寶出門的,否則寶寶很可能會產生較為嚴重的健康問題。

當然,還有一些細節問題我們沒有提到,所以,帶滿月寶寶出門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大多數家長都很難做到,因此,并不建議家長帶剛滿月的寶寶出門。

那麼,寶寶多大的時候才能夠比較自然地抱出門呢?

民間有個習俗,就是給寶寶「過百日」,其實這個時間,就是寶寶能夠外出的時間。有的人說這是迷信,但是事實上,寶寶確實在出生三個月之后再出門,是較好的選擇。

寶寶三個月之后,已經產生了一定的人物和環境認知基礎,能夠開始說「嬰語」了,也開始進入到了一種「學習」的初級階段,即對周邊事物產生極大的興趣等等。

這時候帶孩子出門,會有利于孩子的成長發育。

另外,三個月之后的孩子,在身體素質方面也會比剛出生的時候更強健一些,對于外界環境的適應性也會更高一些,不會那麼的脆弱,也不是那麼容易生病的。

所以,我們可以簡單地認為,寶寶三個月之后才能夠被抱出門。

不過,就算是寶寶三個月大了,在帶孩子出門的時候,有些準備還是要做的。

帶寶寶出門前,爸媽需要做哪些準備?

帶寶寶出門和大人日常出門是完全不同的,寶寶因為在外面會發生很多突發情況,所以帶寶寶出門之前,寶媽一定要做好一些準備,避免在外面出現突發情況的時候無法應對。

那麼,帶寶寶出門前,都要準備什麼呢?

●衛生用品

寶寶和大人不同,寶寶是可能隨時產生一些衛生問題的,就比如在外面的時候尿了、拉了等等。

所以,家長在出門的時候一定要帶尿不濕、干濕巾等衛生用品,以防寶寶突然給你來個「驚喜」。

●餐具食物

寶寶本身的腸胃儲存量是會很小的,所以會頻繁地餓,出門的時候家長就需要帶好寶寶的奶瓶、奶粉等飲食方面的東西了,避免寶寶在外面突然餓了。另外,還要注意帶上熱水,也可以帶一些磨牙棒等小零食。

●嬰兒車以及防護用品

寶媽帶寶寶出門,建議帶上嬰兒車,因為在外面一直抱著寶寶真的是很累人的。在選擇嬰兒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嬰兒車的質量、安全系數和舒適度,缺一不可。尤其是安全方面,最低要保障有五點式安全帶。

另外,還需要注意戴上一些防護用品,比如防曬帽、雨傘等,避免寶寶在外面受到日曬雨淋。

寫在最后

帶寶寶出門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其實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家長只要用正確的方式科學對待,那麼,帶寶寶出門的好處一定會大于壞處。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