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頂嘴,父母要多說這4種話,孩子長大一定會感謝你
2023/01/10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因為孩子跟自己頂嘴而感到心煩意亂。其實,父母需要轉變一下自己的想法,總是站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頂嘴,自然覺得這是孩子的錯。不過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可能會豁然開朗。

首先父母要知道孩子為什麼會頂嘴?

當孩子還是寶寶的時候,父母就一直照顧孩子,當初孩子還不會說話,更不會頂嘴,所以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等到孩子開始學說話,會一些簡單的字詞句,和父母相處依然懂事,聽父母的話,不會頂嘴。倒是,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和孩子說的話,也在出現變化。

觀察了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對話,能夠發現,孩子的頂嘴,很有可能是源于大腦的自然反應。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和孩子說話的內容也開始出現批評,指責,甚至是罵人的話。孩子的大腦在面對批評,指責的時候,會出現本能的反應,即防衛,保護,反擊。

孩子的頂嘴就是反擊的一種形式。這時,面對父母所說的話,孩子已經聽不進去了。在父母看來,自己苦口婆心,為了孩子勞心勞力,甚至還會有點自我感動。

在孩子眼中這就是一種傷害,所以孩子處于保護自己的心理,會頂嘴,反擊,希望父母不要說了,實際效果也達到了孩子的預期,父母不繼續說了,不過是確實被孩子氣蒙了。

那麼,面對孩子的頂嘴,父母改這麼做才正確呢?

《非暴力溝通》一書指出,想要雙方正向溝通,并且發自內心地坦誠交流,最后達到期望的效果。

這需要我們在溝通時,具備4個要素,分別是——觀察、感受、需求和狀態。

根據這四個要素,可以總結出父母在跟孩子對話時,需要說的四句話:

1、「上次你做了...」

很多父母在批評,指責孩子的時候,都會加上「每次」,「總是」這樣的詞,比如:「你為什麼每次回家要看電視」,「你怎麼總是什麼事都做不好」等等,其實,父母沒有給孩子統計,也從沒有給孩子記錄時間和次數。這些話中帶有父母的主觀想法,父母說出這樣的話,只是在表達自己的不滿和生氣。孩子也覺得,為什麼憑空捏造?于是更加不服

這樣的話,孩子聽到之后也很生氣,孩子畢竟不是經常這樣做,自然知道父母在說「假話」來「污蔑」自己,于是孩子肯定要還嘴。

所以父母最好可以加一個「我看到」

,比如,「我上次看到你做了XXX」,當然這樣說是要基于真正發生過的基礎上。這樣,孩子仔細一想,自己確實做過,也就想不到辯駁的理由。

2、「我擔心你...」

很多時候,父母的說教中帶有大量的批評,指責的語氣,對于孩子來說這樣的話過于刺耳。甚至,在孩子眼中,父母就是單純的想找自己的事情,故意找茬,找自己發泄。如果換成「我覺得」這樣的語氣,這是一種建議的語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父母站在自己這一邊,而不是對立面。

比如孩子在看電視,父母可以說:「我覺得有點擔心,擔心你的作業沒時間做了」,這樣的話遠比「你趕快去做作業去」這樣的話更能夠讓孩子接受。

3、「我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幾乎就把「我是為了你好」這樣的話掛在嘴邊,可結果確實孩子一定也不領「情」。并不是孩子冷血,沒有人會覺得父母對孩子不好,但是這樣的話一直要掛在嘴邊,不斷地提醒孩子,只能感動感動自己,而感動不了孩子。時間一長,這樣的父母就會陷入我是「好父母」的假象中出不了。

因此,父母可以把這樣的話改成:「我這樣想是覺得XXX」,雖然還是向孩子訴苦,不過確是向孩子表露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情緒,真誠的希望孩子能夠接受。這樣孩子就能夠從父母的話中,感受到父母為自己好的心,相對而言容易接受。

4、「先做...會更好」

這句話的語氣,就是建議孩子先做對自己意義重大的事情,通過之前的三句話,大多數孩子都能夠心平氣和地聽父母說話了,這個時候再給孩子合理,恰當的建議,孩子多半會經過考慮之后接受的。

這不是父母強迫他去做的,而是經過自己的考慮后主動去做的。而且父母也沒有禁止自己做想要做的事,做完重要的事情之后,還是能夠繼續的,這樣建議的語氣給孩子孩子余地,孩子也樂其聽從父母。

時代在不斷進步,育兒理念,育兒方式也在不斷進步,總是用過去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孩子自然無法接受的。如果父母能夠多理解孩子,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用更加善意的方式去和孩子溝通,孩子也會愿意和父母友好溝通。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