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后,在牙牙學語的時學會的第一句話通常是爸爸,而不是媽媽,這讓很多父母感驚訝,畢竟是媽媽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孩子,第一次開口說話卻叫爸爸。
我的鄰居是一位寶媽,去年生下了孩子后就辭去工作在家專職帶孩子。孩子學說話的時候,她一直教孩子說媽媽,結果孩子一開口卻叫了爸爸,這讓她感到十分郁悶,我聽后大笑,其實孩子先叫誰都是一樣的,無論是先叫爸爸還是先叫媽媽,都是一樣的,因為孩子還沒有成熟的意識,所以叫出爸爸我們也不需要驚訝,但你們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嗎?
1、 寶寶的自主控制發生能力
這代表著孩子有自主控制能力,但是這不代表孩子有了自己的意識,僅僅是因為你教了他,而不是因為他想叫爸爸,所以我們無需因為這些小問題糾結。
2、 爸爸的發音比媽媽容易
孩子先叫爸爸的原因,是因為b字母比m字母更容易發音,孩子沒有自主意識,但他會選擇容易的去發音。媽媽的發音對于剛學說話的孩子,是十分困難的,但往后就會變得很容易,所以無論是先叫爸爸還是先叫媽媽,對于孩子都是一樣的,以后慢慢教孩子就好了。
3、 純粹模仿
孩子叫爸爸或者是媽媽,但他是不懂得爸爸媽媽是什麼意思的,這個時候寶寶是沒有理解能力的,只是在模仿父母說話,開口說了爸爸,只是在模仿一個比較容易發音的音節,可以慢慢教孩子叫媽媽。
1、 不要反復教疊字詞語
不要反復地教孩子讀一些疊字詞語,應該要多教一些其他的,而不是單單只教孩子爸爸媽媽爺爺等。
教孩子讀疊詞以外的詞匯,有益孩子的大腦發育,這對孩子的啟蒙教育非常好。作為父母,一定要時刻關注孩子的發育,啟蒙教育做得好的話,孩子以后的學習也會比較容易,比較輕松,會比同齡人進步得更快。2、 要有耐心,不要給寶寶壓力
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有耐心。如果在教他們說話的時候沒有耐心,容易暴躁發脾氣,會導致孩子感到壓力很大,從而不愿意開口學說話,這對孩子是十分不利的。在寶寶說錯的時候,要溫柔地指出錯誤,而不是責罵,責罵是沒有用的,反而會使他們感到壓力很大。
3、 可通過玩具等增強孩子記憶
孩子天生就是喜歡玩玩具的,可以通過在和孩子玩的時候,教他們一些常用語,增強孩子對物體名稱的記憶,并且在玩樂中學習這種方法對小寶寶是比較有用的,這個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無論孩子先叫爸爸還是媽媽,要知道他們是沒有意識的,也不是故意的,對此沒必要太過在意。孩子只是在模仿父母說話,父母可以趁著這個機會教會他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