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的時候,很多都會出現「咬指甲」的問題,家長是毫不在意?還是及時去阻止?不要小看孩子咬指甲這一小小舉動,對孩子今后的成長影響挺大的。
女兒幼兒園,有一位小朋友特別喜歡啃指甲,每次都是啃得手指頭「沒法看」,幼兒園老師也阻止過很多次,但是小女孩還是經常啃,回到家女兒說這件事的時候,表情都是「害怕」的,覺得場面很不好。
班里面其他的小朋友也比較抗拒,有時候小女孩還會把手指頭啃出「血」,嚇得小朋友們都不敢和她一起玩。
其實「啃指頭」不只是現在孩子,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有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她就特別愛啃指頭,本來指甲就比較短,經常啃出「血」,對此大家都很不能理解,雖然不覺得啃指頭「臟」,但是「血淋淋」的場景一點也不好。
指頭經常受傷,也會慢慢降低傷口愈合的速度,搞不好還容易感染生病,所以碰到孩子啃指甲,家長們一定要重視。
第一,阻礙社交,影響交朋友
咬指甲看似是一個小習慣,但是對于孩子的身體健康和成長來講,是有很大的負面影響。本身小孩子抵抗力、免疫力就低,手上的細菌還特別多,經常啃指甲容易導致拉肚子生病。
在學校的時候,啃指甲弄得指甲出血,看起來挺「瘆得慌」,同學之間開玩笑、刻意逃避,也會讓孩子的朋友圈受到限制,導致孩子不愛交朋友,排斥上學等等。
第二,影響牙齒發育
幾歲大的孩子,正是長牙的時候,長期啃指甲,會影響到牙齒的發育,比如讓牙齒的咬合力變差,還有就是牙齒偏斜沒長正等問題。
嚴重點的,長期咬指甲導致下頜骨發育出現問題,對孩子的臉部特征造成影響,將來破壞孩子的顏值發育。
第三,影響指甲的發育
甲溝炎大家都了解,一般長在腳上,難受的時候走路都困難。而長期咬指甲的人,手指也是有可能得甲溝炎的。
之前在網上還看到有個新聞,有個國外的人,經常咬指甲,導致傷口感染,還好去醫院及時治療,不然生命都會有危險。
對于一兩歲的孩子來講,吃手是很成長的,因為孩子對這個世界是未知的,他習慣通過吃手,來嘗試控制自己的身體,到了一歲多兩歲的時候進入到「口欲期」,孩子摸到什麼東西,都想要往嘴里送。
還有就是剛開始長牙,孩子非常的不舒服,總想要啃點東西磨磨牙,對于這種情況家長不用太擔心,做好孩子手部衛生情節,等到孩子大一點這種情況就逐漸好轉。
不過孩子兩歲之后還是經常咬指甲,那家長可就要多注意了,一種原因可能是孩子習慣動作,或者身體缺少某種微量元素,這種情況家長帶孩子去看看醫生。
再者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孩子可能是通過「咬指甲」,來表達自己內心的不安,這種情況家長要多注意陪伴。
最后,還有可能就是孩子性格上的原因,一些內向、膽小的孩子,也會通過咬指甲帶表達內心的情緒。
如何糾正孩子的行為?
不要去批評,也不要動手打孩子,而是在每次孩子咬指甲的時候及時地阻止孩子,多陪伴多溝通多和孩子在一起,給足孩子安全感,通過下意識的反應幫助孩子戒掉「咬指甲」的壞毛病。
如果長時間還沒辦法的話,那就帶孩子去醫院看看,讓醫生給出合理的建議,不要覺得這是一件小事,滿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