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長都希望能夠生下聰明可愛的寶寶,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些家長甚至是準父母,在懷孕的時候就想盡辦法對孩子進行胎教,補充各種各樣的營養。
但在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開始踏上了科學育兒這條道路。
哈佛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腦發育高峰期只有3次,智力有60%是靠后天的培養。若是能在這個時期對孩子的大腦進行科學的培育和刺激,孩子的大腦會越來越聰明。
0-3歲——大腦本能的開發
寶寶從出生的那一刻到3歲起,大腦一直處于快速發展階段。
剛出生的寶寶大腦神經細胞還沒有形成突觸,當寶寶受到外界的刺激,比如:音樂、聲音、運動、撫摸等等,會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神經元細胞之間會以
每秒700~1000的速度進行連接。2歲時,寶寶的大腦發育會達到高峰,大腦的語言、想象力、手腳協調能力等都會開始飛速發育。也是家長們開發寶寶大腦智力的最關鍵時期。
5-7歲——改掉拖拉磨蹭
處于5-7歲的孩子,大多還處于幼兒園階段。家長們會發現孩子最大的毛病就是拖拉、磨蹭,做什麼事情都不急,還會有一些從未出現的壞習慣產生。
大腦有20%在5-7歲之間完成,出現磨蹭拖拉的行為,也是大腦正在發育的表現,大腦會產生惰性思維,很容易產生一些壞習慣。這時也是家長對鍛煉孩子大腦,養成好習慣的時期,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才能改掉拖拉、磨蹭的壞習慣。
8-10歲——開發學習能力
孩子從2歲起,自我意識開始建立,到了8歲左右逐漸完善。父母說得越多,孩子越不聽話。
這是因為孩子已經有比較完善的思維能力,希望能自己決定,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一件事。這時父母干預得越多,孩子反彈得也越大,對孩子的性格養成也有很大影響。
①補充豐富的營養
在孩子處于第一個大腦發育期時,除了要借助繪本、故事等工具,完善寶寶的認知之外,營養也不能落下。多給孩子補充能促進大腦發育的食物,比如:蛋白質、維生素、脂肪等營養元素。保持孩子的營養均衡和充足的睡眠。
②避免過度保護
寶寶1歲后,有了基礎的爬行能力,就會開始對世界的探索,這時家長不要過度擔心寶寶會受傷。過度保護只會讓寶寶失去對世界的探索興趣,從而缺乏獨立意識和自我能力。
③給孩子營造積極的環境
孩子具有獨立的思維后,家長就要學會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強迫孩子學習自己不喜歡的東西。試著跟孩子平等溝通,給孩子一個積極的環境,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這樣孩子才會對生活更感興趣,養成積極樂觀的性格。
③兒童繪本讀物
好的繪本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這正好也符合孩子表象思維的特點,對寶寶的大腦發育有很大好處。
閱讀兒童繪本的同時,促進了孩子視覺、聽覺、觸覺等各方面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因為孩子能參與其中,大大提高了他們的閱讀興趣。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認知圖形的能力從很小就開始慢慢養成。所以在孩子幾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每天花十到二十分鐘陪孩子一起閱讀繪本,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劃算的投資!
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我在小的時候總聽母親給我講故事,這也驅使我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