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家:父母的5種行為,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2022/08/25

天下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沒有父母會故意地傷害孩子,但往往在不經意間,卻在孩子幼小稚嫩的心靈上留下了無法抹去的傷痕。

孩子最害怕什麼?玩具丟失了,還是好吃的沒有了?

都不是,孩子最擔心最害怕的都與父母有關,父母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擔心的事,然後以後注意不要再犯,別再傷害了孩子的心。

1 貶低孩子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見到這樣的情形:

兩個家長聚在一起,家長A:你們家孩子學習真努力,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不像我們家的那個,就只會調皮搗蛋,一點兒都不讓我省心。

家長B:我家孩子整天跟個悶葫蘆一樣,見了人也不知道打招呼,好啥?你們家孩子頭腦多靈活,以後肯定有出息!

這兩位家長真的認為別人家的孩子優秀,自己家的孩子差勁嗎?當然不是的,他們只是在徹底地貫徹執行謙虛的傳統美德,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經常會把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人孩子的長處相比,甚至把別人的孩子過度地美化和誇張,本想給自己的孩子樹立榜樣,其實卻

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傷害,甚至會因此影響孩子的一生。

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長處和優點,雖然孩子的天資有別,學習事物有快有慢,學習成績也有高有低,但判斷一個孩子的好壞,不能只取決于一個方面。

作為家長,不能只憑長相、成績等某個方面就認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沒有出息,而是應該善于發現他們的優點,發現他們與眾不同的地方。

要始終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要把讚美留給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在你的讚美聲中繼續發揚自己的優點和長處。

家長在任何時候都不要輕易貶低孩子,傷害孩子的自尊。讓孩子失去自尊心輕而易舉,但要替孩子重建自尊,卻是一個非常緩慢和困難的過程。

2 向孩子訴苦

很多父母喜歡把孩子作為自己一生的心血和一生努力的歸結點。

他們總是認為,自己起早貪黑,粗茶淡飯,省吃儉用,都是為了孩子。

為了激勵孩子,讓他們達到自己的期望,便總是頻繁地將生活的辛苦與不易灌輸給孩子,生怕孩子不知道自己為他們吃了多少苦。

很多時候,父母只是說說而已,但是在孩子敏感的心裡,可能就種下了種子,影響他一輩子。

父母的訴苦,就像是一塊巨大的石頭,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早早就背上了本不該由他們承擔的重負。

他們會愧疚,會自責,總覺得是自己連累了父母,性格也會因此變得內向而自卑。

孩子的感知能力是很敏銳的,父母含辛茹苦的付出與努力,父母夏日背上的汗,冬日肩上的雪,他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所以,不要隨便向孩子訴苦,因為我們不知道,這些有意或無意的訴苦,會帶給孩子怎樣的壓力,而這些壓力又會怎樣影響孩子的一生,甚至會改變孩子人生的軌跡。

3.爸爸媽媽吵架

曾有一家兒童心理研究機構對3000余名學齡兒童進行了一次心理狀況調查,其中有一條是「你最怕爸爸媽媽的是什麼」,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媽媽吵架」。

父母吵架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不亞于交通事故現場。父母是孩子最親的人,是孩子的整個世界。當最親的爸爸媽媽針鋒相對,吵得面紅耳赤,甚至大打出手時,對年齡小一些的孩子來說,無疑會衝擊他們的內心,摧毀他們的世界。

而對于懂事一些的孩子來說,他們會因為父母吵架而難過,胡思亂想,無心學習,會變得沒有安全感,甚至會否定自己,否定愛。

婚姻就像鐘擺,吵架在所難免。當夫妻之間產生分歧時,儘量加強對自己的情緒管理。即使要爭論,也要避開孩子,要就事論事,絕對不能使用任何諷刺、挖苦甚至羞辱對方的語言。

當爭吵結束後,堅定地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只是意見不一致,不管發生什麼事,我們一家人會永遠相愛。讓孩子有恒定的安全感,是父母最重要的事。

4、 父母失信、撒謊

家長說話不算數,多是因為學習而起,一些父母圍繞學習口頭承諾某些條件,但當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卻在兌現時推三阻四。

比如有的父母說:趕緊寫作業,寫完作業看電視,可是孩子寫完作業,家長又會留一些學習任務,讓孩子繼續學習;有的家長答應孩子只要考試成績達到前幾名,就有什麼獎勵,孩子真的考好了,卻得不到應有的獎勵。

孩子最討厭父母輕易承諾又不能兌現,言而無信,「捉弄」自己。

失信同時失威信,家長說話不算數,不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樣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甚至還影響孩子的自身形象。

讓未形成守信觀念的孩子覺得,一個人說話可以不負責任,答應別人的事情也可以不辦,這樣,孩子就很容易養成「輕率」「無信用」的壞習慣,成人後,這種"失信"的習慣會讓自己損失很多朋友和機會。

做個說話算數的家長就要不輕易許諾,不隨便許願;不要為了達到自己眼前的目的,而隨便地答應孩子的要求;當孩子提出要求時,要認真想一想,這種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兌現,如果是合理的、可兌現的,就要認真地承諾、必須兌現。

5、不歡迎孩子的朋友

孩子長大了,也希望擁有幾個真心的朋友,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相信媽媽們應該也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際關係好。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會因為孩子的小夥伴不太懂禮貌,或太精于算計,或會欺負人,愛撒謊等缺點而不喜歡。

然而對孩子來說,隨著身心的逐漸發展,希望家長以「大人」身份對待他們,尊重孩子在選擇朋友時所擁有的獨自意見。如果父母們老是管教與間斷或不間斷表達對孩子的好朋友不喜歡,勢必會引起孩子們的反感,從而使雙方的隔閡逐漸增大。

父母應當尊重孩子對好朋友的選擇。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好朋友,善于進行角色換位思考,尊重維護孩子的選擇。

父母要承認與孩子之間選擇朋友時的差異,並尊重這種差異。有時候給孩子足夠的面子,孩子也將會給父母足夠的面子。

孩子能與他人建立好朋友是人際關係中一種最基本的關係,要尊重孩子根據雙方意願和喜好進行自由選擇。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