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上看到一位遠嫁媽媽的自白:「生完孩子才體會到父母為什麼不希望自己遠嫁,結婚后就很少回娘家了。家里就我一個,父母生了病身邊連個照顧的人都沒有,每次想起來都覺得對不起父母。現在二胎政策放開了,一胎是個兒子,準備要二胎再生一個兒子。我并不是重男輕女,只是覺得兒子不會像女兒一樣讓父母操碎了心」。
對此一些網友表示:孩子多了確實熱鬧,但是多生一個給年輕父母帶來的經濟壓力著實讓人「嘆為觀止」。與之不同的是另一種聲音:老了之后才發現,最后悔的就是只生了一個女兒,25年后苦日子就來了,如果可以重新選擇,不管有沒有條件當初都會再生一個。
只生一個女兒的夫妻,25年后可能會嘗到4種苦頭:
就像上面那位遠嫁的媽媽,她就是大學和丈夫相知相遇的。很多女孩考上大學去到大城市,畢業后都選擇留下來繼續打拼,如此就不能留在父母身邊了。女兒遠在千里,父母對女兒的擔心程度遠比兒子要更強烈,這是事實。
尤其是女兒談戀愛之后,爸媽雖然口頭上不說但心里將更加焦慮難安,害怕女兒遇人不淑、上當受騙,而自己又不在身邊幫不上忙。
女兒長大后終歸是要嫁人的,但是嫁遠嫁近區別很大。如果女婿和自己住在同一個鄉鎮、城市甚至省市都還好,出現什麼事情還可以相互照應。
但要是遠嫁異地相隔千里,女兒受了欺負父母還幫襯不上,可想他們得有多著急。爸媽最擔心的是女兒有苦也不跟自己說,身邊連個親近的能幫助自己的人都沒有,害怕她一個人受盡委屈。
今夕不如以往,以前女人出嫁后主要是生兒育女照料家事,娘家有什麼事情或者特定節日自己還可以回去看望。不過現在的女性即便生完娃也不敢拋棄工作,又要忙工作,又要接送孩子,還要維持婆家這邊的人際關系,一年之中回娘家次數屈指可數。
因為不希望讓女兒落別人的口舌,雖然每到重大節日之前都非常思念女兒,也不會明顯表現出來,不想給她添亂。每一次女兒拖家帶口回來看望時都喜極而泣,即將離開時又心酸難耐。
成年人的痛苦之一,就是明知道父母生病了自己還不能脫身回去照顧,痛苦之二是親朋好友都知道父母生病了,自己卻是最后一個知情的。
現在能全天陪伴在老人身邊的子女已經很少了,尤其是生完孩子的女人,有自己組建的三口之家需要維持,想要再回到父母身邊照顧盡孝機會越來越少。因體諒女兒,父母只能有病了自己扛,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當然,至于生不生二胎需要由夫妻雙方協商,還應綜合家庭條件、經濟實力、身體狀況、未來規劃等方面做出決定。雖然很多人生二胎是希望將來能有一個孩子在身邊,但千萬不要太執著于養「兒」防老,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教育好了都一樣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