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以前在網上看過一個笑話,有個窮人家的孩子,小時候父母就告訴他家里條件不好,所以他從小艱苦樸素,發奮圖強,勢必要讓家里人過上好的生活。終于到了大學畢業的日子,他投出去了好多份簡歷,且收到了很多公司的邀約。正當他準備在工作上大展拳腳的時候,家里一通電話打來,他的父母告訴他家里其實有百萬家產等著他繼承,這孩子當場愣在原地...
雖然這是個笑話,但它所展示的事情在生活中卻是真實發生的。
在日常家庭教育中,有很多父母,總是會有意無意地向孩子哭窮。
在玩具店,孩子想買個同學都有的玩具,父母會說「買那玩意干啥,咱家買不起,妳和同學一起玩就好了」。學校組織夏令營活動,讓大家踴躍報名。當孩子回到家跟爸爸媽媽提起這件事時,爸爸媽媽會以夏令營太貴了而不讓孩子參加。
當孩子買了一件很喜歡的物件時,父母也會責怪他亂花錢,說他不考慮家里的條件。...
父母們這樣做,也許本意是好的,希望孩子不鋪張浪費,不和人攀比,教孩子要將錢花在必要的地方。但總是一味地向孩子哭窮,卻會給孩子帶來許多不好的童年回憶和影響。
「我們家沒條件,妳買東西別買那些貴的」,「家里有一個用著就行了,干嘛還買」,父母總說這樣的話,會在無形中給孩子灌輸一種狹隘的價值觀,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不配得到那些有價值的東西的,因為家里很窮。
孩子總聽到父母說家里沒錢,會讓孩子不敢奢望得到高質量的東西,久而久之,形成自身的低價值感。尤其在與同齡人的相處中,孩子心里會默念我家里窮,我不應該得到和別人一樣的東西,這會造成孩子自卑的心理。
「記得我小時候,想要一條很漂亮的裙子,但是媽媽說裙子太貴了,就沒給我買。長大后我的衣柜里掛滿了裙子,都是為了彌補小時候的遺憾。」
「小時候媽媽說家里窮,吃不起荷包蛋。現在我長大了,沒事就喜歡給我閨女做荷包蛋吃。」
「我小時候很羨慕別人的一輛玩具車,但是爸爸說沒錢買。後來長大后我喜歡收集各種各樣的玩具車,我爸還不理解我。」
以上是一些網友分享的真實經歷。
父母們在孩子小時候沒能滿足的他的欲望,讓孩子記在心里,記了一輩子,成了孩子心里的缺失的那一塊。即使長大后努力去彌補童年的遺憾,那種匱乏感也依舊存在。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不要給孩子灌輸過多物質上的價值觀,不應讓孩子在過小的年紀就對金錢有了執念。
正確的金錢觀教育是讓孩子明白金錢的作用要花在正處,金錢的獲取要靠自己的努力。無論貧與富,都能做到不抱怨,不炫耀。
不要一味地向孩子哭窮,對待孩子的要求給予正確的引導。也許父母在物質上沒辦法給孩子最完美的童年成長記憶,但是父母可以教會孩子什麼是正確的思想。精神財富比物質財富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