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父母只會和孩子較勁,高層次的父母都懂「這3點」,孩子受益終生
2023/01/30

有人說:教育孩子,有時候你越用力,反而越是大忌。適時地放手和松綁,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幾乎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既成績優秀,又人人夸贊。

以至于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表現稍有差錯,父母就開始責怪,打罵,一味地跟孩子較勁。

殊不知,越是跟孩子較勁,孩子越叛逆,越無法優秀。

尤其是孩子越來越大,到了青春期,這種現象就更加嚴重。

而真正高層次的父母,早就遠離了與孩子較勁。

前段時間看了一段視訊,女孩因為被父母訓了幾句,爭執不過,沖動之下反鎖了房門,坐上了窗台,揚言要跳下去。

消防員聞訊而來,卻一時難以破解。

父母不依不饒,消防員想要破門而入,女孩聽到響動,竟大聲喊著:「你們敢破門,我就敢跳下去。」

無奈之下,消防員們只得邊等待開鎖師傅的到來,邊跟女孩的媽媽溝通,希望媽媽先寬慰女兒幾句。

女孩的媽媽竟十分執拗,仿佛雙方是仇人一般,不肯后退一步,甚至還說:「我不可能跟她道歉。」

消防員好言相勸了好久,這位媽媽才終于肯放下情緒,跟孩子溝通幾句,女孩竟哇地大哭出來。

而后,就在開鎖師傅打開門鎖的那一剎那,女孩父親的舉動又一次跌破了人們的眼鏡,他猛地沖出來,要去打正準備跳樓的女兒。

萬幸,父親被眾人攔了下來。女孩也被消防員救了下來。

然而回顧這一幕幕,卻叫人不寒而栗。

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波動大,有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而父母卻一味地跟孩子較勁,非要分出個對錯輸贏。

每當打開網絡視訊,映入眼簾的類似事件更是比比皆是。

有的媽媽撕掉孩子的書本,孩子氣得絕食相逼;

有的父母對孩子惡語相加,孩子一氣之下離家出走;

更有甚者,父母打罵孩子,孩子不顧后果跳樓自戕。

太多的孩子都在與父母較勁中,選擇了極端的方式,甚至走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教育學博士錢志亮曾說:

「無數真實案例都在告訴我們一個殘酷的真相:父母越強勢,反而越容易把孩子變差。」

作為父母,我們不得不清醒地認識到,與孩子較勁,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會是贏家。

孩子進入青春期后,需要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和他們溝通,我們也更需要注重方式和方法。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女孩喜歡嘗試各種新鮮的事物,穿短裙,染頭髮,甚至還對紋身產生了興趣,還偷偷紋了個圖案。

這些事情,她都不敢讓媽媽知道,擔心不被理解,害怕被訓斥。

結果有一次聚會時,紋身竟被人不經意間看到了。

那人很不屑地大聲說道:小小年紀就紋身,一看就不是什麼好學生,真是夠給你爸媽丟人的!

正當她覺得逃不過被打罵一頓時,媽媽突然站了起來,大聲懟了那人:我當媽媽的還沒說什麼呢,輪得到你說三道四嗎?

不僅如此,回到家后,媽媽也沒有訓她,反而還說了很多關心的話,有一句話讓她一直記憶猶新:

雖然媽媽不理解,但是我會尊重你,支持你的選擇。

從那以后,她開始安心地和媽媽說自己的心里話,分享自己的想法。

自然,媽媽也能夠像朋友一樣,傾聽她,理解她。

那個紋身,也早就被女孩洗掉了。

當我們能夠從家長的角色中跳出來,放松一下雙手,孩子未必會變得不好。

正如作家劉墉曾說:

「只要你愿意肯定孩子,引領孩子,卻不干擾他,孩子一定能讓你刮目相看。」

我們或許會擔心他們碰壁,遇到挫折,但這都是孩子成長所必須經歷的。

而經歷過這些,孩子才會擁有成熟的人格和足夠的能力。

當我們能夠軟下來,一邊給予孩子時間和空間去經歷,一邊給予情感上的支持,才能夠真正成為托舉孩子的那個人。

有人曾說:父母是孩子在這個世界上的導游,要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上都有什麼,給孩子一些空間,讓他們像游客一樣去看,去探索。

真正高層次的父母,都已深諳這個道理。

他們早就放下了與孩子較勁,選擇默默地在孩子身邊,做一名守望者。

(1)適時閉嘴,遠離功利性溝通

很多父母常說:

你看別人家的誰,多優秀啊!

你要是能把xxx的功夫放在正事上,一定能比他們強……

仿佛無論如何,我們的視線都離不開這些世俗功利的攀比。

但事實上,恰恰是這樣的話,逼得孩子叛逆,疏離父母。

正如心理學家弗洛姆所說: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并不在于給他講過什麼道理。

而在于讓孩子感受到我作為一個小孩,來到這個世界上,這本身就是一件特別美好的事。

當我們管住自己要談功利性話題的嘴巴,讓孩子感受到被愛,被接納,孩子也自然會想盡辦法讓自己活得更好。

(2)學會示弱,避免指令式教育

作為父母,我們常常覺得孩子還小,總是習慣性地發出各種指令,簡單強硬地要求孩子去做事。

卻忽略了漸漸長大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認同感。

心理學曾指出:青春期實際上是「心理斷乳期」,是一個人從依賴父母到走向獨立的過程。

在此過程中,他們更期望父母把自己當做大人看。

對待逐漸長大的孩子,我們更需要學會示弱,給他們更多的余地發揮,才會收獲越來越自信和成熟的孩子。

(3)尊重孩子,選擇陪伴式守護

在孩子遇到選擇時,許多父母會不假思索地替孩子做主,殊不知,恰恰是這份不假思索導致了孩子的逆反。

心理學家海恩·G·吉諾特曾經說過:

十幾歲的孩子對不請自來的關注和建議感到憤怒。

他們就像一個需要貸款而又希望自己財務獨立的人。

不管父母的銀行多麼樂于助人,這些十幾歲的借款人都會對銀行感到怨恨。

我們不妨謹記這一點,避免不請自來,選擇默默守護。

養育孩子,從來都是一場漫長的修行。

其中的比拼,從來都不是家長用力的程度,而是過程中的自我克制和對孩子的默默影響。

正如《認知差》里講到的:只有放棄父母的身份,才能做好父母。

我們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摁下內心的種種情緒,給孩子適度的空間和足夠的時間,讓其有試錯的機會和成本。

如此,孩子才能夠擁有愈發堅硬的翅膀,飛往屬于自己的未來!

愿每位父母都有不較勁的智慧,養育出能振翅飛翔的少年!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