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放假回老家,再一次感受到了催生的壓力。家有一女,已覺得很是滿足,可是家里的老人卻總是希望再要一個。
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一個孩子太孤單,等年紀大了,一個孩子的養老壓力大。
相信很多人都面臨著催生二胎的壓力,其實很多人不是不想要.
一個孩子降生,不僅僅是為這個家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帶來了更多的壓力。
經濟條件制約,二胎政策的開放,并沒有給予年輕的父母更多的激勵,大部分家庭都處在觀望狀態,出生率不增反降。
其實要不要二胎的源頭還是經濟壓力,很多年輕人養一個孩子都勉強。
再加上現在的人更注重生活質量,很多人都在衡量,以自己目前的經濟能力能否再撫養一個孩子。
現在的人越來越重視教育,從孩子上早教、幼兒園一直到大學,所花費的數額驚人,再來一個孩子,很多家庭都要掂量掂量。
身體條件制約,現在大多數人奉行的是晚婚晚育,很多人都是在30+的年齡才有第一胎。
身體養好了,再要二胎的時候,母親的年齡可能接近40歲。
要知道生育對女性身體的要求非常高,生育對女性身體的傷害也非常的大,很多人一胎都是大齡產婦,二胎面臨的風險更大。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要以母親的身體為主,不能以犧牲母親的健康要二胎。
育兒條件有限,很多家庭都是雙職工,「誰看孩子」成為新的問題。
一胎的時候可能由雙方父母帶,一胎長大之后,再要二胎,雙方老人年紀增大,帶孩子力不從心。
請保姆月嫂,經濟壓力增大,要麼一個專職帶孩子,家庭矛盾隨之增加。
所以要二胎可能要以犧牲現階段家庭的穩定性為代價,很多雙職工家庭自然而然的選擇不要二胎了。
思想變化,以前「養兒防老」,重男輕女的思想嚴重,現在人們越來越看得開,男孩女孩都一樣。
再加上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養老機制的完善,也增強了人們不要二胎的底氣。
所以,一個孩子和兩個孩子在很多年輕人眼中沒什麼區別,既然要二胎會增加負擔,不要也可以。
老王今年四十歲,上有老下有下。家里就他一個孩子,養老重任都在他一個人身上。
你要是問他多孩家庭好,還是獨生子女家庭好,老王是這樣回答的:
晚年生活質量不一樣,人年紀越大,越喜歡熱鬧,最期盼的就是兒孫繞膝。
老王作為獨生子女,自己也是只有一個孩子,逢年過節,家里的氣氛頗為冷清。
老王的同學兼鄰居老李可不一樣,老李有兄弟姐妹五個,逢年過節家里最是熱鬧,老王很是羨慕。
要問老王,有機會要二胎要還是不要,老王說他會毫不猶豫地要,現在妻子的年齡大,身體也不允許,還是妻子的身體重要。
養老壓力不一樣,老王自己既要養自己的父母,還要照顧妻子的父母,壓力非常的大。
獨生子女雖然免去了一些不必要差序、叔嫂、姑嫂等關系,但是照顧老人的時候,發現人越多越好。
找不老人不僅要人力,還要財力,人年紀越大,很多基礎病在所難免,醫療費用是養老的主要支出。
一個孩子,經濟條件好還好,要是經濟條件差,壓力可想而知,要是孩子多,大家一起承擔,壓力會小很多。
經濟條件,現在養孩子可不單單的是吃飽穿暖,最重要的是培養,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培養孩子的基礎是經濟。
前段時間看‘某音’的某主播,一連生了四五個,孩子吃不好穿不好,更別談教育了,這時候想問她一句:生孩子是為了什麼?
所以要不要二胎是自由,但孩子降生了,就要為孩子的人生負責,才能真正做到‘你養我小,我養你老’。
能否「一碗水」端平,很多二胎或多胎家庭,常常出現父母偏心。
家長不能平衡孩子間的關系,家庭矛盾叢生。所以如果你還沒準備好,就不要盲目地要二胎。
在要二胎之前最好先征求一下老大的意見,他也是家庭的一份子,他也有權利發表是否要二胎的意見。想要二胎先從尊重老大開始。
結束語:
要不要二胎,不要看別人,要從自家的實際出發。
獨生子女家庭有獨生子女家庭的好處,多孩家庭有多孩家庭的好處,真要比起來難分伯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