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優不優秀,媽媽性格是關鍵!這種類型的媽媽,養出來的孩子,未來想不優秀都難
2023/03/27

「當媽真的太難了!」

這是多少母親的共同心聲?

朋友圈里有這樣一位「卷媽達人」,她白天要工作賺錢,回家還得給孩子陪讀、陪學、陪練,事無巨細事必躬親,從物質到精神上給孩子全方位滿足。

每次點開她的朋友圈一看,瞬間感覺自己就是渣渣,連她的萬分之一都做不到。

可令我們意想不到的是,有這樣一位完美媽媽,孩子依舊不知足,媽媽對孩子越上心,小孩反而越叛逆,對媽媽越仇視。

這讓我不禁想到了一位教育專家說的話:不必成為100分的完美媽媽,60分就已經足夠。

媽媽越完美,孩子越焦慮

「媽媽」這個詞匯,被人們賦予了重大的意義。

每次聽到別人描述母親,都會用「無所不能」、「超人」、「為母則剛」

等形容詞。

電視劇《請回答1988》中有句台詞:「上帝不能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被不少人引用,拿來形容母親,認為這句話是對母親至高無上的贊美。

殊不知,大家給母親捧得越高,意味著她們越要承受著更強的壓力。身為母親,你就得做到完美,不能失誤。母親要為孩子犧牲奉獻,這是你們的職責。

然而,人無完人,越是完美的100分媽媽,其實孩子越容易焦慮。

首先,對自己要求越高的媽媽,她們在教育孩子時,越容易焦慮、恐慌、沮喪,而這些負面情緒都將投射在孩子身上,導致小孩也覺得,自己要是不能滿足媽媽的期待,這輩子就完了。

這就會形成惡性的循環,導致母親痛苦,孩子也變得不堪重負,經常自我否定、自我懷疑,遇上一點壓力就想要退縮。

其次,母親的過度保護和關心,會導致孩子成長在一個「無菌環境」之中,他們從小沒有接觸到外面復雜的社會,自然也不懂得如何生存,這對孩子的成長其實很不利。

進入到社會后,無所適從的他們,常常會出現生存焦慮,自理能力有限,不知道如何保護好自己,又不懂得人情世故,在人際關系中屢屢碰壁。

由此可見,有時候媽媽做得太完美,把子女保護得過好,未必就是好事。

這種類型的媽媽,養出來的孩子更優秀

心理學大師溫尼科特在《父母——嬰兒關系的理論》一書中提出了「good enough mother——剛剛好的母親」的概念。

在他看來,媽媽并不需要足夠完美,做到60分就足夠。尤其是在孩子嬰幼兒時期,需要母親全方面呵護的時候,表現得夠好(good模式),給孩子建立足夠的安全感,培養其依戀關系。

等到孩子成長,需要發展出自主人格的時候,媽媽就要學會放手,只要做到enough模式就足夠,減少對自我的要求,對孩子的關注,相信孩子們有應付困難和挫折的能力,這樣更有利于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責任感。

如果孩子長大以后,媽媽依舊想維持good模式,那麼多半會伴隨著一定的掌控欲,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成長,結果導致小孩失去了自我發展的空間,扼殺其個體性發育,他們未來很容易變得平庸。

研究發現,孩子七歲以后,越是偷懶的媽媽,養出來的孩子獨立又有擔當,未來想不優秀都難。

而這一理論,想必也能撫平媽媽們的焦慮,讓她們在養育子女時,能夠更加坦然、淡定。

用恨來代替愛,用失敗去預設孩子的未來

不過現實生活中,可能有不少母親心里清楚不能如此,但依舊忍不住關心小孩,生怕子女受一點傷,如果你們也有這種心理,那麼記住一件事:用恨來代替愛,用失敗去預設孩子的未來。

溫尼科特就說過:「我建議,在孩子仇視母親之前母親先去仇視孩子;而且在孩子知道母親仇視自己之前就去仇視孩子。」

這一觀點可能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也會引起不少人的爭議,但其實理性地去剖析這句話的意境,還是頗有道理的。

我們仔細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是不是都有過仇視自己父母的經歷,而越是那段仇視的經歷,越讓我們完成自我獨立,變成更好的大人。

例如,小時候我們都會羨慕別人家的父母放任自家孩子玩樂、給孩子們包辦好一切,而自己小小年紀就要在家做家務、周末還要被關在房間寫作業。

可長大后去看能發現,我們怨恨父母的點,恰好成為了幫助我們快速長大的營養劑,父母的狠心,逼著我們學會了獨立生活,學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做一個有責任和擔當的大人。

所以父母不妨嘗試這種教育邏輯,當孩子慢慢成長以后,你們不必總想著成為子女心目中的道德標兵,成為他們口中的完美母親。

要做好孩子可能會恨自己,我和孩子的未來都可能會失敗的預設,放下那些完美枷鎖,你反而更容易跳脫出困境,讓自己和孩子都過得更加幸福。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