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反應,將決定他一生的性格
2022/10/06

一般孩子發脾氣時,家長罵他,會有兩種不同的反應和表現。

有的孩子脾氣會比你還大,還有一種,父母吼完之后,孩子聽話了。

但是這兩種都非常可怕。

第1種脾氣更大的發泄的孩子,他成人之后,他會成為情緒的奴隸。

想發泄就發泄,想砸東西就砸東西。

第2種,爸媽一通吼一通罵,甚至揍之后孩子老實的,將來他就是典型的懦弱型人格。

害怕沖突,不敢表達出來,還有的會憋出內傷。

怎麼辦呢?

1.「衛生間時間法」,平復自己的情緒。

家長如果自己火上來了,去衛生間。衛生間里還有鏡子,可以自己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生氣和猙獰的臉,深呼吸,一分鐘以后也就沒那麼生氣了。

2.允許孩子發脾氣。

高興、生氣、害怕這些都是正常的情緒。

允許孩子發脾氣,但不要傷害自己,也不要傷害物品。發完脾氣之后回來,父母問:需要抱抱你嗎?

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愛我的。

3.等孩子平靜了,聊一聊。

這件事情過去之后,孩子平靜了,和孩子聊一聊,剛才發生了什麼,你有什麼委屈嗎?需要我幫忙嗎?

孩子發脾氣,家長不能罵,允許他發泄,這是正常的。

當孩子發脾氣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有多少父母的第一句話就是對孩子的斥責,要知道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是因為心中的不滿,他們想要通過發脾氣來宣泄心里的不滿。

但這時父母去斥責他們,沒想到他們不僅沒有受到安慰,還要面臨父母的訓斥,這會給孩子帶來莫名的心理壓力,讓他們感到沒有人能夠理解自己。

如果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作為父母的你細聲詢問孩子發生了什麼,是什麼導致他的不滿,自己能夠做些什麼來緩解,這樣有商有量的言語會讓孩子在內心得到極大地滿足與安慰,他們在潛意識里也會更加有安全感,意識到父母能夠理解他們的想法。父母也需要盡力去引導孩子緩解壓力,這樣才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的第一句話非常重要,這直接導致了孩子之后的心理發展趨勢,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們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發展走向,尤其是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不要將自己對孩子的斥責脫口而出,要醞釀一下說出有利于緩解孩子的言語,這樣才利于父母和孩子的親子關系,從而利于雙方的良性發展。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