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非常討厭孩子頂嘴的行為,在他們看來,孩子頂嘴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孩子頂嘴就是在挑戰父母的權威。
他們眼中的「好孩子」,是非常溫順聽話的孩子,在接受父母訓導的時候要做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孩子。但是這樣的孩子真的是個「好孩子」嗎?
巧巧一直以來是個聽話懂事的孩子,即便是偶爾犯了錯,在接受父母教育的時候,巧巧都是默不作聲,從來都不會說一句叛逆的話,從不會還嘴。
在父母的眼中,巧巧是個不折不扣的「乖乖女」。但是最近發生的一件事,卻讓巧巧的媽媽開始反思起自己的教育來。
巧巧在學校里換了一個新同桌,新同桌有點霸道,總是喜歡搶巧巧的東西。巧巧有新買的鉛筆、橡皮,最后總是會不見蹤影,出現在新同桌的文具盒里。
剛開始巧巧媽媽還未發現這個情況,直到她發現巧巧寫錯字,總是沒有橡皮擦的時候,才開始質問巧巧。
巧巧剛開始也不敢作聲,最后沒辦法只能說出了真相。知道事情真相之后,巧巧的媽媽可以說又憤怒又生氣。她不明白自己的女兒怎麼那麼懦弱,連自己的東西都拿不回來,任憑同桌欺負。
巧巧的媽媽一時間沒忍住,責怪了巧巧,認為她實在太膽小了,都不知道據理力爭,去奪回自己的東西。巧巧面對媽媽的責怪,一如既往地保持著沉默,并沒有為自己辯解。
突然,巧巧的媽媽像明白了什麼似的,自己女兒的膽小、懦弱其實一直以來都沒有表現出來,在最親密、最信任的父母面前,巧巧都從不為自己辯解,從不頂嘴,在外人面前,她如何去保護好自己的利益呢?
巧巧的媽媽突然覺得很內疚,她覺得巧巧過于聽話、老實,和家庭教育有著很大的關系。
在發現問題根源之后,巧巧的媽媽在和巧巧溝通的時候,會允許她「頂嘴」,鼓勵她據理力爭。
因為她覺得只有這樣,巧巧才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才能變得勇敢,去保護好自己的物品,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機會。
有些父母不允許孩子頂嘴,想要孩子非常「聽話」,而聰明的家長卻會鼓勵孩子「頂嘴」,讓孩子積極地表達出內心的想法。其實孩子愛頂嘴,錯不在于孩子,家長們要辯證地看待孩子頂嘴這件事。
孩子頂嘴要不要制止?要看情況,聰明的家長知道該怎麼去做
●孩子頂嘴時喜歡說「渾話」
有些孩子在和父母爭論的時候,很喜歡說一些難聽的話來打壓父母的氣焰。如果你家的孩子在「頂嘴」的時候沒有就事論事,而是喜歡鉆牛角尖,用難聽的話來和父母來「抬杠」。
孩子的這種頂嘴的行為,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沒有什麼好處,在父母的縱容之下,孩子很可能會成長為人見人厭的「杠精」。
因此,如果你家孩子在頂嘴的時候喜歡顛倒黑白,不講道理,說一些「渾話」,做父母的一定要嚴厲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
●孩子頂嘴時喜歡講道理,舉一反三
如果你家的孩子在和父母頂嘴的時候喜歡就事論事,擺事實、講道理,有時候甚至還可以舉一反三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那麼,爸爸媽媽們,你們千萬不要制止孩子的這種「頂嘴」行為,不僅不該制止,反而還要多多鼓勵。
因為孩子在「頂嘴」的過程中,其實是在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邏輯思考能力。
孩子在「頂嘴」的時候,思維處于一種非常活躍的狀態,這有助于孩子的大腦發育,會讓他越來越聰明。
●孩子頂嘴時喜歡表達自己的感受
如果你家的孩子在頂嘴的過程中,喜歡表達自己的感受,對于這種「頂嘴」,父母也要多加鼓勵。
因為孩子在和父母爭論的過程中,自己內心底的情緒有了一個發泄的出口,父母也能更好地了解到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這可謂是一次非常有效的親子間的溝通,有助于增進親子間的關系。
●孩子從不頂嘴,總是沉默不語
如果你的孩子從來不和父母頂嘴,總是喜歡沉默不語,做父母的可別因此而洋洋得意。
太過聽話的孩子,往往是自卑、懦弱、沒有勇氣的。
他們在和其他人相處的時候,也會和父母相處時一樣,逆來順受,總是吃虧,不懂得保護自己,成為「討好型人格」。
如果你家的孩子特別溫順、聽話,父母們也要重視起來,你們在平時需要多關注孩子,多和孩子溝通,多鼓勵孩子表達。父母少一點命令,少一點嚴厲,孩子就能更有安全感,更有表達欲。
結語
孩子愛「頂嘴」,有時候并不是一件壞事,而孩子從不「頂嘴」,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如果孩子「愛頂嘴」,做父母的就要分情況來引導,用耐心和愛心和孩子溝通。
而孩子如果從不「頂嘴」,父母則要多多鼓勵孩子,引導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
如果爸爸媽媽們不想孩子成為討人厭的「杠精」,也不想孩子總是逆來順受,委屈自己,就要多關注孩子,多給孩子一點耐心,讓孩子的「頂嘴」發揮出它的正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