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都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上幼兒園開始,家長就努力為孩子提供一切優質的教育資源。到頭來才發現,有些學生天生就不具備學霸潛質,家長再努力,學生的學習成績就只能達到中等水平,難道學生天生就不是學習的料?
有些人覺得,現在的教育環境下,寒門再難出貴子,反而中產家庭更容易培養出學霸。畢竟中產家庭家長的學霸基因,再加上后天的重金培養,學生很難不成才。不過也有普通家庭的學生,從來不補課,家長對其學習方面根本不聞不問,成績依舊名列前茅。這是為啥呢?
很多家長把這其中的差距,歸結為學生的天賦。只要是學習的料,無論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家長如何培養都能出成績。
要是學生壓根不具備學霸基因,就算是把他保送到北大清華,畢業后也難有出息。一位經驗豐富的幼兒園老師表示,學生的性格和對待學習的態度,以及學習習慣,從幼兒園就能看出端倪。從這3個方面,大機率就能推測出未來是否具有成為學霸的潛質。
專注力。有些幼兒園的學生,習慣一次只拿一個玩具,并認真開始玩,輕易不會被打擾到。反而是專注力較高的學生,學習效率高,成績也比較突出。
有的學生一次拿好多個,總是看其他同學手里的玩具好玩。對待什麼事都是三分鐘熱度,未來在學習方面也是如此,老師和家長稍微一不注意就溜號。
主動思考能力。有些學生非常依賴老師和家長,遇到事情第一時間不是想去解決,而是求助。說到底就是沒有思考的習慣,家長把孩子照顧得太好,什麼都不需要操心。
不等學生開口,家長就已經萬事俱備,學生學會了接受,卻失去了思考能力,從來不問為什麼,未來在理科方面很難考出好成績。
自律。這是成為學霸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學習終究要靠學生的主觀能動力。要是學生主觀就排斥學習,不愿意按部就班完成學習任務,光靠老師和家長的監督,根本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我們常說教育要因材施教,然而現階段的教育大環境,考大學依舊是主流趨勢。不過總有些家長想在正式培養孩子前,想知道孩子到底是不是學習這塊料,以免培養了半天,錢沒少花,卻培養了個寂寞。
幼兒園老師總結出來的挖掘學霸潛質的方法,與學習成績沒有半點關系,家長要學會透過問題看本質。有些學生可能能力不俗,只是開竅比較晚。一旦開竅,前途無可限量。
升學考試說到底,就是要選拔出一批有學習能力、有解決問題能力、有發展潛質的學生。而這些能力并不是普通文化課輔導班就能做到的,超前補課和過度補課,只會消耗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荒廢主動思考的學習能力,長遠來看實在是弊大于利。
有些家長表示,自己家孩子不具備學霸潛質,學習成績也不好,難道就要放棄了嗎?事實上,適當地放手,不等于放任不管,而是改變教育策略。不再以考試分數為唯一衡量標準,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興趣方面。
一旦學生在學習方面嘗到了甜頭,就會主動開始學習,根本不需要家長督促,這才是正確的引導方式。即便文化課方面不是「學習的料」,或許在體育、美術等其他方面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