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孩子添加輔食以后,不少新手寶媽會面臨新的疑問:早上起床,該給娃先喝奶還是先吃飯?先喝奶的話,會不會影響腸胃?
有些老人覺得一大早就給孩子喝奶,會容易引發腸胃不適,而且奶都喝飽了,輔食根本吃不下,所以主張寶寶起床后先吃飯。
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寶寶早上起床后,先喝奶還是先吃飯并沒有那麼簡單。
對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先吃輔食還是先喝奶,關鍵看寶寶的月齡。
6-9月齡:先喝奶再吃飯
此時寶寶剛開始接觸輔食,食量大小非常有限,每天身體發育所需的營養仍主要來源于母乳和配方奶粉。
因此,寶寶6-9個月時,我們應該先喂奶,然后在間隔一段時間之后,再吃輔食,把輔食安排在喂奶的間隙當中。
9-12月齡:先吃飯再喝奶
經過幾個月的適應之后,寶寶進食固體食物的能力提高,并且會對輔食逐漸產生興趣,吃輔食的次數也從最初的每天一次,到一天2-3次。
所以這時我們可以為寶寶更換進食順序,早上起床后先吃飯,然后再喝奶,從而幫其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
但需要注意的是,寶寶1歲以內,營養主要來源仍是奶,我們要平衡好孩子的飲食占比,隨著孩子對輔食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可以慢慢嘗試「一頓奶、一頓輔食」的喂養方式。
1歲以后:兩者都可以,保證飲食均衡最重要
寶寶來到1歲,飲食習慣會向著成年人的方向發展,奶也不再是其主要的營養來源,輔食的重要性被進一步突出。
這個階段,我們其實不必糾結寶寶早上起床是先喝奶還是先吃飯,更應該關注的,是寶寶每天的喝奶量、輔食添加量是多少,盡量把輔食作為單獨一餐,形成輔食喂養與喝奶間隔的模式,把喝奶當做一種額外的營養補充。
很多家長之所以覺得寶寶早上起床應該先吃飯,是因為擔心寶寶先喝奶對腸胃不好,害怕空腹喝牛奶導致腹瀉。
其實,不管是孩子還是成年人,空腹喝奶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并不會對腸胃造成損傷。
有些成年人空腹喝奶會腹瀉,實際上「罪魁禍首」是乳糖不耐受,由于牛奶中含有大量的乳糖,如果自身腸道內缺乏乳糖酶,空腹喝奶就會因為無法消化其中的乳糖,進而產生腹痛、腹脹、腹瀉等問題。
而我國因為先天因素導致的「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并不多,大部分是因為成長過程中飲食結構缺乏乳制品,導致消化乳糖能力退化,從而變成了乳糖不耐受。
所以對于寶寶來說,不必有這樣的擔心,只要寶寶喜歡喝,喝了沒什麼不舒服,那麼就可以先喝奶后吃飯。
有些寶寶在接觸種類豐富、味道多樣的輔食之后,會開始對喝奶變得不那麼上心,乃至于拒絕喝奶。
但需要注意的是,對1歲內的寶寶來說,喝奶仍是主要的營養來源,所以對此我們一定要提起重視。
首先,我們要注意給寶寶添加輔食,應該循序漸進,不宜一次性進食太多,寶寶的食量比較小,如果他們對輔食更偏愛,那麼很容易會輔食吃得太多,喝不下奶,導致營養不良。
其次,寶寶和成年人的味覺靈敏性有很大差異,他們對于味道的敏感程度遠高于成年人。
我們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不應該添加糖、鹽等各種調味料,保持輔食的口感清淡,否則不僅會使寶寶口味變「刁」,不愿意喝奶,而且容易為孩子的腎臟帶來更大的負擔,導致健康問題。
最后,出牙、生病等身體原因,也可能影響到寶寶的胃口,如果寶寶食欲不佳,并且精神狀態也受到影響的話,那麼應該及時帶娃到醫院檢查,以防萬一。
結語:
寶寶早上起床先吃飯還是先喝奶,不同月齡順序也不相同,我們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當然,每個寶寶的體質不同,上面的標準也可以適當進行調整,關鍵還是要以寶寶的實際情況為主,為其提供更好的營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