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電視普及而成長的一代,普遍被稱為「電視人」,如果家長不注意孩子看電視的時間,當孩子喜歡上某個電視劇後,就會一直看下去,甚至會忘記吃飯和寫作業。
我小時候就是這樣,剛開始對電視還不是很癡迷,直到有一天在鄰居家看到了一部動畫片,從此就喜歡上了看動漫,光看電視上的還不行,還經常到書店去買影碟看,一看就是好幾個小時,直到媽媽下班回家才停止。久而久之,不僅視力下降了很多,還嚴重影響了學習。
樂樂是個3歲的小男孩,父母感覺樂樂的專注力好像很差,因為每次玩玩具或者讀繪本的時候,哪怕是樂樂很喜歡的內容,也堅持不了一分鐘,很快就會被別的東西吸引過去。父母把樂樂送到幼稚園,希望通過幼稚園的學習,能讓樂樂的專注力提高。
可是到了幼稚園之後,樂樂上課時完全不聽老師的指揮,別的小朋友都能乖乖在小凳子上坐好,樂樂總是要到處亂跑。做遊戲和集體活動的時候,樂樂也完全不配合,總是一個人在操場上跑來跑去,好像老師和同學都和自己沒關係。
吃飯時也不守規矩,自己不但不好好吃,還總是要趁機搗亂,每次都要老師喂才肯把飯吃完。只有偶爾在老師播放動畫片的時候,樂樂才會專心地坐下來觀看,其他的時間都很難專注。老師委婉地像樂樂的父母反映了孩子的情況,可是他們也沒有辦法,不知道為什麼孩子會這樣,甚至還一度懷疑樂樂有多動癥。
其實生活中像樂樂這樣的孩子並不少見,在課堂上很難集中注意力,老師講課的時候根本無法專注,做任何事情都是一分鐘熱度,表現得異常活躍,只有在看電視或者手機的時候才能安靜。
這一切其實都是因為在孩子小的時候,過多地看電視造成的。
關于孩子3歲前看電視,會對大腦產生哪些影響的問題,很多專家都進行過研究。美國一位叫做麥迪娜的大腦神經學博士通過大量研究指出,如果孩子在3歲之前,每天看電視的時間超過兩小時,那麼專注力就會明顯下降。
3歲之前也是大腦和認知發育最快速的階段,這個時候需要通過各種感官的刺激,才能讓大腦的神經元產生更多連接,從而促進智商提高。但是如果總是讓孩子呆在家裡看電視,孩子就和周圍的環境隔離開來,除了視覺的刺激,無法得到更多有效的感官體驗,缺少了其他的感官刺激,大腦相應的區域就會停止發育,那麼時間久了智商都會跟著受影響。
所以很多孩子在上幼稚園甚至上小學之後,表現出注意力無法集中,上課時走神、做小動作,或者明明上課在聽講,可是課後什麼也記不住的情況。這都是由于3歲之前長時間地看電視或者電子產品,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導致。
對于經常看電視的孩子來說,除了專注力方面的影響外,在這幾個方面也有不小的影響。
視力方面的影響。對于經常看電視的孩子來說,在視力上一定會受到影響的。尤其是孩子面對電視過近或電視過亮時,都會影響孩子的視力。因此建議家長在讓孩子看電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時間的長短和距離。根據醫學專家的建議,幼兒看電視的時長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
思想方面的影響
。近些年電視劇和電影的出現,使得很多孩子在思想上受到了影響,即便是看動畫的孩子也受到了動畫理念的影響。很多動畫出現的不符合邏輯,不符合現實情況的場景會被孩子記住,從而影響孩子的觀念。因此建議父母給孩子選擇動畫的時候,選擇具有好的教育意義的動畫片。
1、讓好書籍來替代它:
孩子成長期,對世界充滿好奇,尤其是各種「色彩」和「聲音」,電視則滿足了需要,不可避免,讓孩子「喜歡」它了。
但是,我們可以找到別的替代,比如,通過講故事,來轉移興趣,同時,我們可以想象場景,在故事中替代孩子角色,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看書的好習慣,也可以鍛煉想象力。
2、和孩子一起玩:
因為工作,每天回到家,要不很晚要不很累,陪孩子時間很少,甚至覺得很煩,就不管不顧,讓孩子自己看電視。
所以,孩子愛看電視,不完全是孩子原因,因為只有電視陪他,強烈建議各位家長,每天回家後,放鬆心情,
和孩子一起互動,一起玩耍,提高親子感情,這樣,孩子也會逐漸「移情別愛」,遠離電視。
3、合理安排時間: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2歲以前,最好不要看電視,超過2歲,每天看電視時間,也不要超過2個小時。
建議各位家長,以身作則,重視孩子。
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劃算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