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好吃的好玩的,都是第一個留給他。慢慢造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並且習慣成自然,認為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孩子就這樣被寵壞了。有以下四種信號的孩子,將來不會懂得孝順,必須從源頭上糾正:
1
隨意頂撞父母
惹父母生氣
頂撞父母,惹父母生氣,這是孩子不孝順最常見的表現。
因為現在很多孩子是獨生子女的緣故,所以家長們就會對他們百依百順,爺爺奶奶也很寵他們。偶爾地一次沒有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就會頂撞父母,隨心所欲。
那些不懂事的孩子,在言語上,他們沒有對父母起碼的尊重和客氣,甚至完全故意和父母反著來,父母說東,他們就非說西,唯一的目的就是讓父母生氣。
當然,這並不是說孝順就是要對父母百依百順。
當孩子開始頂撞自己,父母們就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真的有些地方做的不好。
如果真的是孩子開始耍小性子了,父母就要開始引導孩子,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談一談,多問問他們為什麼不開心,為什麼唱反調,耐心的指導他們,擺正心態。
2、
霸佔欲極強
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東西,這些孩子都覺得是自己的,只有自己能碰,別人一碰,他們就憤怒、傷害別人。這樣會讓孩子形成唯我獨尊的性格,變得越來越自私,長大後也不會孝順父母。
3、習慣把錯推到別人身上。
犯錯了,習慣性把錯誤推到別人身上,撇清自己的孩子,要麼是為了自己的好孩子形象,要麼是害怕受到責駡。
這樣的孩子多半自私心比較重,責任感薄弱。
父母發現後,不要急著打罵,打罵只會讓孩子原本做錯事的忐忑和內疚消失,反而把精力花在怎麼逃避父母的懲罰上,甚至會為此說謊。
打罵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讓孩子改正錯誤,而不是心生怨恨。
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可以給孩子做好榜樣,比如自己做錯事了,要敢于向孩子道歉,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覺,也是在告訴孩子,道歉並不丟人,勇于認錯值得鼓勵。
4、覺得一切就是理所當然,不懂得感謝
現在很多家長是這樣,比如帶孩子上公車,好心人給讓了位置,家長也是一臉理所應當的坐下,甚至連一句感謝的話都不會說,這樣的環境下教育出來的孩子當然也跟這些父母一樣,以後變成白眼狼。
我們要告訴孩子,他今天所受到的一切恩惠都不是應該的,而是別人好心給予的,對于這種事情我們應該懷著感恩的心去感謝別人,要讓孩子學會感激,心懷感恩。
1、教會孩子懂得感恩
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懂得感恩,讓孩子明白:受人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並且要讓孩子擁有一顆感恩的心。而且父母也要懂得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才會讓孩子更明白感恩的意義。
2、 一定要樹立父母的權威性,讓孩子尊重父母
平常跟孩子玩鬧歸玩鬧,父母還是要在孩父母。子面前樹立一定的權威性,讓孩子明白父母是長輩,要尊重父母,並且孝敬父母。
3、 教育子女懂得承擔責任,而不是推卸責任。
兒女犯了錯誤,家長不可以為了安撫孩子而去推卸責任。父母要教育孩子要懂得承擔責任,而不是推卸責任。讓孩子長大後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子女才會懂得對父母孝順。
綜上所述,兒女長大孝順與否。完全取決于父母的教育,只要教育得當,相信孩子長大後都會懂得孝敬父母。
溺愛,從來都養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有管,有教,有罰,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父母很多時候只想著怎樣讓孩子變優秀,卻常常忽略了要教孩子孝順。
一個從小能做到孝順父母的孩子,他的運氣一定不會差,未來一定會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