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五十:遇事不怒,賺錢不貪,輸贏不爭
2023/02/27

01

有人說:「就算不快樂也不要皺眉,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誰會愛上你的笑容。」

人生就是一邊遇見,一邊再見。到了最后,再也不見。

一晃,人生就過半了,五十歲,說老不老,說時還早,拿什麼來滋養你的余生,創造幸福的家庭?

別總是慷慨激昂,要學隱忍,心平氣和地對待每一天,穩住自己,就驢下坡。

02

第一,遇事不怒,自能成事。

清代官員紀曉嵐寫過一個故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位很不講理的鄰居。最令人氣憤的是,鄰居家的豬,每次看到老人,就怒目圓瞪,想要沖過來,咬一口。

起先,老人很生氣,想要盡快吃到鄰居家的豬肉。

後來,老人轉念一想,這是傳說中的「宿怨」吧,或者是緣分吧。想清楚之后,他把豬買下了,送到附近的寺廟里,當成「長壽豬」。

當老人再見到豬的時候,豬就做出低頭討好的樣子。

看吧,一件惡劣的事情,只要你用心去思考、用愛去化解,就會有好的結局。

要懂得,所有的破事,都能破局。世上沒有一件事,是沒有出口的。能夠困住你的事情,多半是「想不開」而已。

有道是,憤怒以愚蠢開始,以后悔告終。

五十歲過后,我們算是爺爺奶奶輩分的人了,如果還不能忍住憤怒的情緒,就會弄丟形象,被認為是「倚老賣老」的老人。

我的表舅,聽說女兒要遠嫁,他憤怒地說:「你敢嫁出去,就永遠不要回來了。」

表舅的話,讓女兒很為難。導致她真實的想法,不敢說了。

隔了幾天,女兒試探著說:「爸爸,我找的對象是外省的,但是他愿意和我在娘家這邊創業......如果可以的話,我們以后會在省城買房子。」

表舅聽了女兒的話,懊悔不已。

一家人,怎麼就不能好好說話呢?事情怎麼就不能溝通解決呢?幸好沒有鑄成大錯,否則就耽誤了女兒的幸福。

很多時候,我們就是聽到了「一面之詞」,看到了「事情的一個面」,就憑借主觀判斷,做出了「憤怒的決定」。

作家賈平凹寫道:「當五十歲的時候,不,在四十歲之后,你會明白人的一生其實干不了幾樣事情。」

「有話慢慢說,慢工出細活」,人生沒有幾樣大事,何必生氣呢?未來,事情越少,生活越好。

03

第二,賺錢不貪,現世安好。

《閱微草堂筆記》寫了一個離奇的故事。

夜里,幾匹馬在聊天。

一匹馬說:「陰曹地府的判定,不公平。他的兩個女兒和妻子,都很壞,偷偷拿錢給自己的情人,居然在陰曹地府,判定為‘一半過錯’。」

一匹馬說:「其實你也要想得開,她們轉世為豬,還不如我們(馬)呢。」

這個故事說明了幾個道理:一是,貪婪的人,轉世不會太好;二是,做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根本不要妄自菲薄。

很多人以為,錢越多越好,卻沒想過,錢應該和真情緊密相連,錢應該有一定的價值,錢不是萬能的。

如果錢多了,滋長了一個人的欲望,導致夫妻分道揚鑣,家人互相猜忌和爭斗,還不如做一個窮人。

按照常理,五十歲的人,多少有一些成績了,家庭也會安穩了。以后要盡量降低欲望,過低配生活,并且積極守護家人。

如果你拿著錢,做貪心的事情,或者為了一己私利而奮斗,反而會落得不好的結局。

有一個比喻說得好:「同樣一瓶飲料,放在路邊,別人會認為是垃圾,放在店鋪里,自然會有人買。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價值,需要擺正位置。」

人心放平了,一切都順了。

上半生努力賺錢,聯合親戚朋友,依靠社會大家庭,如萬馬奔騰;下半生慢慢淡出利益的圈子,回歸樸素的家庭,如脫韁的馬,閑庭信步。

04

第三,輸贏不爭,主動認慫。

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里,和珅和紀曉嵐是死對頭,兩個人斗來斗去很多年。

看似紀曉嵐在智慧上占了上風,其實他在金錢、地位方面,是自愧不如的,從未想過超越和珅。

比方說,西北有戰事的時候,紀曉嵐慫恿和珅做大將軍,去平息事態。本是隨口一說,但是皇上卻當真了。

當和珅興師動眾,準備出發的時候,紀曉嵐卻認慫了,他知道,兩軍對壘的事情,不能兒戲。一轉身,他想辦法說服皇帝收回成命,自己甘愿受罰。

劇情里,和珅因為貪了很多錢,人生沒有好下場,而紀曉嵐卻能晚年安好。

誰能贏?不能看上半生,要看下半場。

如果一個人上半生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下半生凄凄涼涼,就是輸了。

聰明的人,上半生吃虧,常常卑微,下半生能夠從容渡過,這就是贏到了最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身在江湖,就不能避免爭執。江湖上的人,爭的就是這一口氣。

當你很老了,回想起來,「一口氣」有什麼用呢?千帆過盡,連影子也沒有留下,不爭就是順其自然,反倒是贏了心態。

05

徐志摩說過:「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人這一生,皆需自渡。年少時,渡情、渡命運;年老時,渡人渡己。

退一步海闊天空。不憤怒,事情就穩住了;不貪婪,生活就安定了;不爭執,人生就回退了。

隱忍不是無能,而是理性。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