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老教授:這3類孩子看似聰明,多半沒出息,只要做到這一點將來學習成績會越來越優秀(小學生家長、幼兒園家長必看)
孩子小時候聰不聰明,其實是很多家長在關注的事情,畢竟未來能不能在學業上有所成就,聰不聰明可以說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特征。只不過,很多家長總是誤認為自家的孩子是聰明的孩子,但是對于這樣的誤區,清華的老教授有話要說。
這位清華老教授觀察了無數名學子,他直接點名批評三種類型的孩子,他說:這三類孩子看似聰明,將來多半沒啥出息,所以家長們別瞎高興。
第一種:自理能力太差的孩子,多半是父母造成的。
在我們生活當中,有許多家長因為溺愛過度的關系,可以見得他的孩子雖說學習非常好,然而在生活方面卻沒有一點常識,經常要大人幫忙才能自理。
而這樣失去自理能力的孩子,即使考試成績再好,也會因為沒有自理能力而被大學勸退。這樣的例子并不是沒有出現過,在前段時間便有個孩子因為沒有自理能力,甚至要家長在旁邊伺候,然而大學并不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因此只能辭退這名學生。
第二種:情商非常低的孩子,不要說情商是大人的事,小孩子的情商有時候比智商還重要。
第三種:喜歡逃避的孩子
就如上文所說,有些家長特別溺愛孩子,甚至溺愛過度。然而溺愛孩子的家長,多半會讓孩子成為\‘問題寶寶\’。因為什麼事情大人都要替孩子來承擔,以至于孩子并沒有機會得到磨煉,甚至沒有機會反省自己的錯誤。
這樣的結果直接導致孩子遇到困難和麻煩就逃避,并不愿意正面面對,因此,家長要自己注意。
由上述可以見得,這位清華教授的觀察非常犀利,清晰地點出了這幾個孩子未來的成長趨勢,那麼,為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家長應當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避免這些問題妨害到孩子的成長呢?
清華老教授說:這3類孩子看似聰明,多半沒出息,只要做到以下這3點(特別是最后一點)將來孩子學習成績會越來越優秀?
小學生家長,幼兒園孩子家長要做到這幾點點:
1、不要什麼事情都大包大攬
對孩子來說,其實等他能走路以后,就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了。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慢慢培養出孩子的動手能力,然后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學習能力逐漸掌握一些基礎的能力,比方說自己吃飯,或者自己穿衣服,這樣的話,孩子也能慢慢接受自己處理事情這件事。
2、不要溺愛或者謾罵孩子
3、從小培養孩子的各方面的興趣,讓孩子大量的閱讀感興趣的百科全書,幫助孩子打開自然世界的大門,去探索、去發現、去親近自然,珍愛萬物, 給孩子一座家中博物館 。這點非常的重要,好多家長都忽略了這一點,重視這一點的家長孩子都成為了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