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學了,學業逐漸加重,興趣班到底要不要安排?
這個問題,其實困擾了很多老父親老母親們。
不學吧,別的孩子都在學。
學吧,也不知道可以學些啥,就怕最后錢花了、精力付出去了,啥也沒收獲到,還影響了學習。
01 小學生,為什麼一定要選擇興趣班
如果說,幼兒園時期的興趣班是啟蒙,那麼小學生的興趣班,便是學習的關鍵期,直接決定了孩子相關的未來。
比如,學過舞蹈的孩子,和沒學過舞蹈的孩子,站在一起,氣場、形體就能夠一眼看出差別;
比如,學過書法的孩子,和沒學過的孩子,寫出來的字,一眼就能夠看到差距;
比如,學過古箏、古琴等樂器的孩子,和沒學過的孩子,一上台,那氣勢就能夠看到距離。
所以,小學生為什麼一定要選擇興趣班?
梁啟超曾在一封家書中提到:我每厲若干的時候,趣味轉個新方向,便覺得像換個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
可見,擁有一項興趣,對一個人內心的驅動,有多大。
小學學習的內容主要是課本知識類,是所有孩子都需要接受的教育,這個驅動對于孩子而言,真的不夠。在課堂之外,還有更大的天空,在這里,家長能夠為孩子找到更多的驅動!
其中,家長得挑選出部分成為孩子的興趣,去填充孩子的內心、生活,讓孩子能夠更進一步。
也就是說,學校教育和興趣教育,是相輔相成的,需要共存、共同發展。如果只有學校教育加課程輔導班,那麼,孩子終將成為試卷上的王者,而非自己的王者。
02 小學生的興趣班怎麼選?關鍵看3點!
不知道如何選,才是很多家長的「心頭痛」。根據這3點來,錯不了。
第一點:錢包厚度
報班之前,一定得看看自己這個家庭的經濟狀況。
如果厚度足夠,那麼直接去考慮第二點,如果厚度一般,比如父母的月薪只有3、5千,那麼一定不能報很多興趣班。
當孩子興趣班的費用,占比很多的時候,說明這個家庭的剩余可支配收入,就有限了。這時候,家長就容易焦慮,覺得自己花出去的錢,一定要物超所值。
有了這個想法,家長便總是盯著、逼著孩子學。
高期待之下,必有高壓力,孩子長期處在高壓的環境中,不但會對原本的興趣變得厭惡,甚至還會引起親子之間的矛盾。
量力而行,真的很重要。
第二點:去興趣班的目的
很多家長帶孩子報興趣班,其實主要的目的不是為了孩子學些什麼,而是為了緩解父母心中的焦慮。畢竟,身邊的孩子就沒有一個不上興趣的班,自家孩子,怎麼能不上呢?
這也是一個事實,想要緩解焦慮,同時也促進孩子的發展進步,選合適的興趣班是真的很必要。
成熟一些的家長,會覺得去興趣班的目的,就是「取長補短」
,真的嗎?歸納起來,興趣班有3個主要目的:
第一個,補「不可短」的短;
第二個,揚長;
第三個,孩子喜歡。
比如,哪些是「不可短」的短呢?像寫字、閱讀、國學等,都屬于不能短的興趣。
比如,哪些是「揚長」呢?像孩子非常具備藝術細胞,那麼可以學畫畫,孩子節奏好可以學樂器,身形柔軟可以學跳舞等等。
目的想好了,再去篩選興趣,就容易多了。
第三點:適合孩子的興趣
如何篩選,又是一個大難題。
因為家長似乎也不清楚孩子的特長是什麼,也不懂孩子對什麼感興趣,讓孩子自己說,也想不明白說不明白。
不清楚的家長,可以看這邊附的兒童潛力自測表
上面是「自查表」,下面便是孩子的興趣表,家長可以對照一下。
主要方向,是在語言、音樂、數學邏輯、空間、舞蹈等方面的興趣。
寄語
應試教育下長大的孩子,路容易越走越窄,但素質教育下長大的孩子,路只會越走越寬。只是,家長要知道,該如何給孩子真正的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