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莉自己做了十幾年的小學老師,她發現了一個規律,孩子學習成績好不好跟努力程度都沒有太大的關系,也就是孩子是學霸還是學渣,很可能是由自身的特質決定的。
何莉發現有學霸特質的孩子,一般想象力會比較豐富,專注力也會比較強,而且動手能力也很強。
而孩子的這些能力主要還是在小的時候培養,特別是三歲之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這時候孩子的大腦重量在快速地增加,孩子大腦之間的神經元也在快速地增長。
這個時間段培養孩子的關鍵能力,能夠給孩子打下學霸的基礎,才能讓孩子上學之后更容易成為學霸!
第1種能力:專注力
村上春樹曾經說過:沒有專注力的人生,就仿佛大睜著雙眼,卻什麼都看不見!
《認知覺醒:開始自我改變的原動力》這本書就提到:從長遠來看,一個人專注力的高低,可能預示了他今后成就的大小。
一個孩子專注,他上課才能夠高效率地吸收老師輸出的知識,課后老師布置的作業,他能夠讓手眼協調得更好,能夠寫得好又寫得快。
專注力高的孩子作業寫得快,自然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索這個世界,去運動,所以孩子專注力高,他的學習成績也會更好一些。
【怎麼培養】
給孩子選擇合適的玩具,這個玩具既能讓孩子喜歡玩,又能夠讓孩子專注地玩。
之前菁媽送過一套貼貼畫給同事,后來同事說他的奶奶每天都跟孩子玩這套貼貼畫,所有的貼貼畫玩完之后,他自己又買了好幾套,專門給孩子訓練專注力。
奶奶腿腳不方便,平時不能整天帶孩子出門玩,就在家里面玩這個貼貼畫,孩子不哭也不鬧,每天都玩得很開心。
到了孩子上幼兒園,老師就表揚他們家的孩子上課很專注。
而上幼兒園之后,每天回來都嘰嘰喳喳地跟媽媽復述在學校里面發生的事情,老師教的兒歌,老師教的舞蹈,他都能依葫蘆畫瓢地幾乎全部記下來。
平時家長也要注意,不要去打擾正在專心玩玩具或者是看書的孩子,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孩子的專注力。
第2種能力:想象力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能夠繞行世界。
貝蒂·史密斯說過,想象力是無價的,孩子得有一個隱秘的世界,里面住著從來不存在的東西。
而孩子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慢慢的孩子到了長大后想象力消失了,極有可能是家長做錯了。
比如孩子在三歲左右他沒有去過公園,但是他會跟你說星期六我去了公園,公園是怎麼樣的。
其實孩子并不是在說謊,而是他想象力非常豐富,他杜撰了自己去公園的一個過程。
作為家長要滿足孩子的這種欲望,讓孩子把想象變為現實。
孩子問十萬個為什麼的時候,家長帶著他一起去尋求答案,而不是嫌棄孩子,怎麼話這麼多,哪有這麼多問題!
【怎麼培養】
建議家長給孩子買一些能夠保護孩子想象力的書籍。
第3種能力:孩子的動手能力
孩子在兩歲左右會有一個
細小事物敏感期,這時候孩子的眼睛仿佛就自帶了顯微鏡。
他看到一些細小的東西會特別的喜歡,特別的愛不釋手,這些細小的東西不僅僅能夠讓他細致地觀察這個世界,而且能夠鍛煉他的手指精細動作。
所以孩子平時喜歡去摸小的東西玩,觀察小的東西,也喜歡摳一些小洞洞。
這個時候家長要耐心地讓孩子去用他的眼光去觀察這個世界,而不是用成人的眼光來看。
而有細微觀察能力的人才以后也是非常緊缺的,而對于孩子來說,在上學的時候他學會觀察細致也是容易成為學霸。
【怎麼培養】
當孩子處于這個敏感期的時候,不僅要讓孩子觀察細微的動物,而且要給孩子經常玩一些有小洞洞的玩具。
這樣才能夠滿足孩子對細小事物的興趣,還能夠鍛煉孩子的精細動作。
孩子的專注力,想象力和動手能力,只要鍛煉好了,打下堅實的基礎,孩子以后上小學,媽媽就壓根不用操心。
孩子可能在放學之后就把作業寫完了,這時候家長可以帶孩子去運動,去鍛煉身體,不僅能讓孩子長高,還能讓孩子吃得香,睡得好。
更可以讓孩子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少生病,而且到孩子上國中之后,運動還是可以加分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