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有一個李蘭錚教授是專門看兒童脾胃的,一天一個家長因為孩子挑食,生長發育慢去看李教授。
而李教授看了看孩子的舌頭還有手,就說孩子是脾胃虛弱,然后問家長平時給孩子吃什麼?
家長說孩子愛吃甜的,愛吃香的脆的這種重口味的食物,醫生提醒這些重口味的食物是非常傷害孩子的脾胃的,要少給孩子吃。
第一類:甜食
現在很多孩子的零食里面都含有白砂糖或者是麥芽糖,或者是一些玉米固體糖漿等等這些純糖類,那加入這些糖,食物會更好吃一些。
比如說餅干,蛋糕,面包,以及各式各樣的甜飲料,甚至是有一些高鈣奶或者是兒童奶這些都會加入白砂糖。
因為我們的基因里面就是愛吃糖的,有了甜味我們會覺得更好吃,所以這些食品生產商為了讓孩子更愛吃,他們家的食品就會加入這些白砂糖。
但是甜食對于孩子的胃腸消化來說是一種負擔,而且吃得多會導致孩子脾胃受損,挑食。
第二類:油炸的食物
比如說油條,油炸包子,或者是一些油炸的排骨等等,這些食物經過油炸的時候,食物本身會吸收大量的脂肪,就會導致這個食物中的脂肪變多。
而且油炸會使食材中的維生素C,維生素B2,尼克酸,必需脂肪酸等這些營養素流失,還會導致蛋白質變質,不利于消化,傷害孩子的脾胃。
第三類:燒烤的食物
燒烤食物直接用炭火或者是明火來烤,在燒烤的過程中可能外面焦了,但是里面還沒熟,這中間就有可能導致食物沒有熟,有寄生蟲,會傷害孩子的健康。
燒烤的食物會產生「美拉德反應」,導致食物中的營養流失。
再加上燒烤的食物在中醫上講是屬于熱性食物,會刺激腸道的蠕動,傷害黏膜,傷害孩子的脾胃。
第四類:重口味的食物
重口味的食物指的是味道比較咸,比如說鹽放得比較多,就像我們去學校小商店買的辣條,就屬于重口味的食物。
還有帶孩子去外面吃粉吃面或者吃飯的時候,很多餐廳為了讓這些食物更好吃,里面加入了大量的味精,或者是其他的調料品,這些都是屬于重口味的食物。
重口味的食物會刺激孩子的黏膜,而且也會傷害孩子的脾胃。
第一個原則:食物原材料新鮮
給孩子買的食物的原材料盡可能是新鮮的,比如說肉我們要買新鮮的肉,而不是冷凍的肉,給孩子吃的蔬菜,最好去市場買當天新鮮的蔬菜,新鮮的肉類蔬菜營養價值會更高。
第二個原則:盡量少放調料品
比如胡椒,大料,八角等這些調料品,盡量不要放在孩子的食物里面。
而給孩子吃的鹽要少,孩子在一歲之前輔食不需要加鹽,一歲到三歲每天吃的鹽控制在1~2克,三歲以上每天的鹽也在3克以內。
少量的鹽孩子就已經感覺到咸了,而且避免重口味對孩子脾胃造成的傷害。
除了鹽之外,兒童醬油等這些調料品,其實也含有鹽,如果放了醬油就不要再放鹽了。
第三個原料:給孩子的食用油盡量是植物油
豬油里面都不飽和脂肪酸會更多,所以給孩子吃的油盡可能是植物油,而且是不同種類的植物油換著吃,這樣才更有利于身體的健康。
第四個原料:孩子的食物要煮熟煮透
給孩子吃的食物一定要煮熟煮透,特別是孩子在三歲之前,他的咀嚼能力有限,給孩子吃的食物顆粒狀比較小一些,而且要煮熟一些,這樣才能讓孩子好消化,不容易傷脾胃。
孩子脾胃一旦受損,營養的消化吸收就受到影響,而營養消化吸收受影響,就會影響孩子的身高,所以脾胃差的孩子一般會瘦瘦小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