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事業和生活,選擇晚婚晚育的女性越來越多,很多人都時刻盯著「最佳生育年齡」,想抓住生育黃金期的尾巴,在度過事業上升期后生一個健健康康的娃。當然,也有不少女性選擇了在二十幾歲當媽。那麼,20多歲和30多歲生娃有啥區別呢?
孩子同樣是4歲,27歲寶媽成「黃臉婆」,37歲寶媽變辣媽
上個月和同事一塊逛街,逛完了母嬰店、玩具店,還去了服裝店、化妝品店,大半天下來累得不行,于是坐在一家飲品店閑聊起來。聊著聊著,看見姨家的表妹也在商場里,但差點沒認出來。
她頭髮亂糟糟的,因為帶娃操勞臉色非常不好,穿著懷孕時經常穿的那件超大短袖,腳上穿著運動鞋。被叫住以后,表妹也很驚訝,當她了解到我同事的寶寶和她家孩子差不多大以后,流露出后悔和羨慕的表情。
表妹畢業后短時間內換了好幾家公司,想找到自己的就業方向,可沒想到第二年就懷上了寶寶,于是趕緊和妹夫操辦了婚宴。生下寶寶后因為婆婆和老公都在上班,只能她一個人帶孩子,還時常被婆家埋怨「孩子都上幼兒園了還不出去工作」,可是她工作還沒站穩腳就生孩子看孩子,如今27歲又沒工作經驗,又很多應屆生,絲毫沒有競爭力。
同事和表妹家的孩子今年都是4歲大,不一樣的是同事33歲生的娃,表妹23歲。但和表妹相比,同事的氣色更好氣質更佳,穿著高跟鞋畫著精致的妝,儼然一位辣媽,而且還有自己的事業。和表妹聊天三句話離不開孩子,而跟同事除了孩子,還會聊創業,聊衣服,聊美妝,讓人不禁感慨:啥時候生娃區別真的很大!
20多歲生孩子,身體素質好,但經濟條件和心理成熟度欠佳
就像表妹一樣,很多女性都是在畢業沒多久就懷上了寶寶,然后奉子成婚。二十出頭確實是生理狀態最好的階段,身體有活力,卵子質量高,懷孕幾率大,而且產后恢復速度快。
不過20多歲生孩子,從培養的角度講父母社會經歷薄弱也會影響到兒童的智力教育;從經濟實力出發,初入社會還沒站穩腳跟就選擇生娃,容易因為經濟實力薄弱導致帶娃壓力增加。另外,因為心理還不沒有太成熟,可能會為了寶寶的照料以及其他瑣事發生爭吵,不利于夫妻關系和家庭和諧。
30多歲生孩子,產后恢復時間長,但夫妻感情好經濟有保障
相較于20多歲的寶媽,選擇在30多歲生娃,身體條件自然是拼不過那些小媽咪的。一旦超過30歲以后,女性的生育能力就會漸漸下降,每個月的懷孕幾率也從20-25%降至15%。
不過俗話說生兒不易養兒難,30多歲當媽的最大優勢,便是相對來說養兒不再難。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和工作經驗,事業基本上處于比較平穩的階段,也有能力給寶寶提供有保障的生活條件,同時因為社會閱歷增加,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也更加理性和成熟。
雖然從生理角度出發,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是在25歲前后,但很多醫生提出的建議是25~35歲最佳,這是因為過早生育有可能面對經濟沒保障、心理不成熟等情況,過晚又有懷孕難、生產險、恢復慢等問題,所以在30歲前后生育也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