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寶寶真的超可愛,最近周圍許多的朋友都開始曬娃萌嘟嘟的好令人羨慕,大家見到小寶寶總是會被夸獎,但是有心觀察的人就會發現有些小寶貝自打出生起就愛吃手。
家長為了給孩子戒掉吃手的癮,總是會一遍又一遍不耐其煩地去糾正孩子,發明出各式各樣的制止方式,最常見的就是在寶寶的手指頭涂上刺激味道的東西,例如辣椒、苦瓜,甚至是貼上膠布,取得的效果都不盡人意。
一般3歲之前的咬手指考慮與口欲期有關,如果兩歲之后甚至到學齡前依然習慣性地咬手指,那麼家長就應該多多重視了,對孩子長大后的影響不容忽視有三:
1.影響身體健康
我們的手指指甲和手部隱藏許多肉眼下不可見的細菌、病毒,常說的病從口入,小孩子的抵抗力本來就弱一些,喜歡吃手的孩子,增加了孩子患疾病的幾率,不僅僅是寄生蟲感染,還有許多其他不可預估的健康問題。
手部衛生工作是家長們要監督寶寶做到位的。
在此前新聞報道過好幾例,因長期咬手指或指甲誘發孩子出現寄生蟲感染事件,對于孩子來說,寄生蟲感染的治療過程還是比較「折磨」的。
2、影響顏值
長期地咀嚼指甲,對于面部受到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包括牙齒、下頜骨等,該部位的正常發育均會被影響。
習慣性的不良啃手指習慣,不僅會影響牙齒發育的整齊度,甚至還會增加牙縫的寬度及下頜突出等影響面部美觀。
3.造成的心理影響
不許忽視孩子的每一個不良習慣,可能在不良習慣養成背后藏著孩子的秘密。啃手指也不是例外。不自覺就咬指甲的孩子,大多數都是本身存在焦慮心理所導致,心理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的引導,往往容易發展成極端。
此外咬指甲可能會受到外界的不良輿論的影響,對其內造成沖擊,心理壓力之下的孩子會變得內向自卑。
提供2點糾正孩子咬手指的方法,僅供參考:
1.避免以暴制暴
有的家長覺得小孩子兇他就會聽話了,并非可以一概而論,家長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吼罵孩子容易給孩子的心理帶來沖擊,家長對孩子壞習慣應該多一點耐心。
2.及時糾正
部分孩子的咬手指其實是身體的無意識行為,何時發現家長就應該及時制止。當孩子在有吃手指的動作時就應該向孩子提出制止指令,從源頭上去制止,幫孩子「斬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