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閨蜜小聚,席間聊起她剛上小學的女兒,班里有兩個學生的名字被同學們惡搞,惹得孩子哭,家長都找到學校來了。
一個文靜可愛的女孩子,起的名字其實挺雅致的,叫「楚沫」,只是因為她姓「熊」,讀起來成了「熊出沒」,可有了讓孩子們起哄的素材了;還有一個男孩叫「施尚飛」,更是讓孩子們樂不可支地喊來喊去。
我覺得這兩個是很正常的名字,真不應該被孩子們當作笑料來取笑。
有些名字單看字面意思起得很好,可是讓人將諧音讀出來后直接不忍開口再喊,比如在網上流傳已久的這些名字:「史珍湘」,「龐光大」,「杜子騰」,「吳文萍」,「楊偉」,「吳良芝」「夏健仁」「秦壽」「包升官」,「龍雅仁」「樂(yue)晶」,「史一坨」……
大多數父母給孩子起名字,都當作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畢竟這個名字是孩子的一個標志,而且要伴隨孩子終生。
對有些講究的人來說,還要講究筆畫、音調、寓意。
比如電視劇《少年派》里面的錢三一這個名字,看起來很簡單,筆畫只有四筆,但那可是學識過人的爺爺根據老子的《道德經》里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來起的,暗含著家人對他的遠大期許。怪不得人家成為學神。
但是,有些孩子的名字,父母起得太隨意了,讓人不禁想到:這是親生的嗎?
《少年說》有一位女孩就吐槽爺爺和父母對她的名字起得太不走心:她的名字叫「段丞」。
起名字的時候,她的爺爺站在中間,父母在兩旁,當爺爺喊‘3、2、1」,她的爸爸媽媽同時翻開一頁,選取那頁中最好的字,于是,誕生了她的名字。
令人悲催的是:她的名字原本有三個字,結果她的爺爺去上戶口的時候,忘掉了一個字,結果就成了「段丞」,她在台上直呼:「我的親爸親媽親爺爺,你們能不能對我的事上點心?」
其實,她這個名字聽起來挺正常,只是有點男性化,家人也是正兒八經地給取了,只不過報戶口的時候落下了一個字,而有些名字起的簡直令人不敢直視。
這位同學姓「容」名「易」,父母起的名字也是夠「容易」了。
而這個「陳豬屎」,父母該有多麼嫌棄他才能起出這樣的名字!
試想一下,平時同學喊他的名字,不知道的人很可能認為是校園欺凌,要我是他老師,課堂上想喊他起來回答問題,真是喊不出口啊,還是罷了吧。
爸爸叫「馬統」就挺好笑的了,然后給孩子起了個名字竟然叫「馬統鈣」,真不知道人家父母到底是咋想的,想不想得到孩子心里會有多麼憋屈,被人喊來喊去的滋味是啥感覺,會不會被同學拿來取笑甚至惡搞。
有很多校園欺凌就是從名字開始的。
有一位網友說:
我一個男的叫文思,同學們經常取外號斯文,罵我像女的。
國中的時候,隔壁班有個女生叫斯文,這個女生深受同學們欺負,然后很多同學就更囂張地玩弄我們的名字。
01、避免諧音
如今的娃,惡搞能力非常強,一個看起來正常的名字經由他們加以演變,很可能變成了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名字,比如前面講過的那些:史珍湘」,「龐光大」之類的名字。
孩子若在學校經常被同學們取笑名字,難免會有心理陰影,甚至形成自卑的性格。
02、避免生僻字
很多年輕的家長思路有些奇特,為了避免重名的幾率,會給孩子起一些比較獵奇的名字,也就是生僻字。
生僻字多數筆畫較多,完全是在坑娃。比如在網上很火的「爨懿曦」這個名字,足足有92劃,一、二年級的娃怎麼能夠寫會?大人寫完恐怕都要認真寫半天。
名字里面有生僻字,電腦有可能打不出來,導致孩子入學、考試、取畢業證等情況卡殼。
03、避免名頭過大
比如皇上、狀元、天一這樣的字,一是搞得喊的人有點尷尬;二是一般人承受不起。
04、避免「小」字出現
有很多人名字中帶有「小」字,小時候聽起來可可【愛☆愛】的,但是到了40多歲再喊就覺得有點別扭了,所以還是盡量避開得好。
名字會伴隨著一個人一生,所以家長在取名字的時候還是要用點心,不要以玩笑和獵奇的心態來對待這件事,把眼光放長遠一些,盡量取一個簡單大方易上口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