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少和玩具多的孩子,誰更聰明?研究表明:玩具多少能決定智商
2022/12/11

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家里有條件的寶爸寶媽都喜歡給孩子買各式各樣的玩具,即使是家庭不富裕的普通家庭,也想著給孩子買大幾百塊錢的高大上玩具,如熱門的電玩類玩具,還有音樂類、建造類、創造類玩具等等,價格不一,花樣繁多。

于是,很多父母都曾感慨過「養孩子就是在燒錢」,我們小時候都沒有現在孩子這麼幸福,盡管如此依舊有越來越多的父母有「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態度,他們普遍認為,孩子玩過的玩具越多越聰明。

事實上,家長們不用每樣玩具都買,有時候孩子玩具多并不是一件好事,還有可能會「坑娃」。

孩子玩具越多越好?‍‍

很多家長給孩子買玩具的初衷,都是希望玩具能夠開發孩子智力,以及想要他有一個快樂意義非凡的童年生活。有的家庭,寶寶的玩具甚至能占「半壁江山」,可你的目的真能達到嗎?

新晉寶媽小夏由于自己小時候沒能玩上高級玩具抱有遺憾,加上小夏老公在大公司當經理,家庭收入十分可觀,想著給寶寶創造更好的生活。每次到商場,孩子只要指出想要的玩具,小夏都會毫不猶豫給孩子買。

可買著買著小夏發現,孩子總是喜新厭舊,對新玩具很感興趣舊的玩具卻是三分鐘熱度,學習上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成績更是不理想。

所以,玩具多的孩子不一定聰明,反而會因為孩子不夠熱衷一種玩具,無法仔細鉆研而漸漸失去對玩具的欲望。

那玩具少的孩子,又會不會影響智力開發呢?

玩具少和玩具多的孩子,誰更聰明?‍

詢問過很多家長,提到「玩具少和玩具多的孩子,誰更聰明」的話題, 多數家長反饋的結果,都更傾向于玩具多的孩子。實際上,研究結果卻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樣。

美國心理學家曾對孩子玩具的多少做過實驗,分別調查有5個玩具以上和以下的學齡前孩子,最終發現:玩具數量超過5個以上或者更多的孩子,反而限制了大腦的創造力,不容易集中注意力,邏輯思維能力較差。

兒童發展學家克萊爾•勒納,通過研究發現,孩子玩具越多越容易破壞他們的認知能力,無法達到玩具最大化的作用。

這些研究結果,其實都能夠充分證明,孩子不是玩具越多越聰明,反而玩具少更能激發他們的反復鉆研、思考、創造等能力。

如何給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挑玩具?

研究證明:讓孩子玩玩具,更有利于他對陌生世界的探索,有助于發展大動作、精細運動、認知能力、開發智力等, 而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挑玩具也有講究。

比如0~3月齡的寶寶,正處于感知覺發展黃金期,媽媽們可以給寶寶選擇音樂類型玩具; 4~12月齡寶寶是精細動作發展的關鍵期,這時候不妨選擇積木、布偶、推行車、色彩分明的球類; 1~2歲幼兒是語言和大腦認知發育的階段,應練習簡易版的拼圖、建筑類的積木、看繪本等; 3~6歲兒童機體已經慢慢發育完善,媽媽們準備創造類型的玩具即可。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