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減肥,幾乎是所有女性終生的「事業」,即便在孕期,部分媽媽也會刻意控制自己的體重,不僅是為了苗條身材,還是秉著對胎兒負責的態度。可也有很多媽媽認為,孕期內應該「一人吃兩人補」,才會對胎兒更有利。
那麼哪種說法是對的呢?今天圍繞孕期體重和大家說說。
按照多位寶媽的看法:大多數孕媽都不會在意身材,只要寶寶健康長大就心滿意足了。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巨大兒的誕生,多是因為孕期營養過剩,孕婦體重超標。
在針對孕婦做的營養狀況調查發現:有將近4成的孕婦孕期體重增加過多,而有多達2成的孕婦出現體重不足或者是營養補充得不夠。
無論是哪種情況都對胎兒不利,孕期體重超標的媽媽,在妊娠期結束后,往往會大機率生出巨大兒(新生兒體重大于等于8斤);孕期體重不足正常水平的媽媽,讓胎兒長期生長在營養不均衡的狀況下,久而久之,胎兒也會增加代謝性疾病的高風險,比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等。
可見,孕媽是非常有必要控制孕期體重的。
有些愛美的孕媽,由于對孕期知識的欠缺,一味地追求完美身材刻意控制體重。
事實上,這種想法沒有必要,并且經歷過整個孕期的過來人也都知道:
由于孕前三個月,因為接二連三的孕吐,聞見任何油膩的味道都想吐,常常會因為吃不下去飯而體重降低,這種感覺不由自身控制;孕晚期,也就是最后三個月,子宮內的胎兒逐漸長大,直到擠壓到孕媽胃部時,你就會發現哪怕再多吃一口,都覺得肚子脹。
反而需要控制孕期體重的人,從懷孕前BMI是超重和肥胖,那麼在整個孕期就要注意了。
這里指的是標準體型的孕媽,一個是需要在孕前保持正常的BMI。根據孕期體重增長范圍,孕前BMI在18.5~24.9為標準,BMI大于25.0~29.9為超重,BMI大于等于30為肥胖。
如果沒有控制好體重,那麼在懷孕后也需遵循正常的BMI:
孕前BMI是標準范圍,孕中晚期每周體重增長幅度應在0.35~0.50kg; 孕前BMI是超重范圍,孕中晚期每周體重增長幅度要在0.23~0.33kg; 孕前BMI是肥胖范圍,孕中晚期每周體重增長幅度在0.17~0.27kg。
另外,還需孕媽注意孕期飲食。在孕早期每日補充葉酸,多吃新鮮蔬菜,飲食均衡,適量運動。孕中晚期,適合做些幅度較小的動作,如散步、瑜伽、體操等等,保證營養均衡,食物多樣,定期去醫院檢查,有助于胎兒發育,直到出生時在6斤左右,對大腦開發智力有利。